课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渠道中作用
- 贺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已进人了网络时代。高校是我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渠道的前沿,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产生了明显影响,给高等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很重,探讨了加强校园文化渠道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团组织建设,建构网络思想教育渠道,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等课外思想教育渠道及其途径。
国内外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增添新内容的要求,因而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除了加强“两课”等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和家庭教育等课堂之外的教育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广大师生、学校管理者共同营造的活跃的校园气氛,是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文化氛围,其对学生的影响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欲知明日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关系发展、振兴的大事。的高校校园文化会使学生身在其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影响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过程中的特殊矛盾也凸现出来,如政治观念淡漠、现实与虚拟、信息量大且杂等,因而在抢占网络阵地中,我们要注意:一方面加强网络思想教育体系的建设,包括校园网建设,思想教育的主题网站建设,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沟通以及各种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引导学生远离垃圾信息、错误信息,防止和减少不良思想观念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支持高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主导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精神、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核心,具有不可低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规定校园文化本质的东西。制度文化建设,是指建立和完善科学易行的,有形、无形的规章制度,并切实落实到师生的行为中去,以支持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是由师生们共同创造的,只有在适应学生发展的环境中,教育才易被接受,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持久和深刻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它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师生在精神生活的满足中受到教育。
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依据有关政策法规,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在校的大学生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人实际、深人社会,依靠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国情;使学生增长才干,激发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国内外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现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由过去的有组织型向自发型转变;由专职型向社会型转变。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够深人,流于形式等问题。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要注意推广产学研相结合,力求得到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还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小编点评:在新时期只要我们从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勇于探索,及时总结经验,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教育渠道、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更好地发挥课外教育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和水平。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加盟2元品超市 涨腰包不瘦的新渠道 下一篇:加盟**缘 一个永不饱和的掘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