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之渠道
- 刘小姐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伴随着中国与国内外接轨的快速步伐,英语也成了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渠道教学中存在着所培养的学生英语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差距甚远的问题。探究该现象产生的根源,掌握应对该问题的渠道对策,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否顺利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英语教学要想升华到—个更高的层次,担任该课程的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不但得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与此同时进行教学改革,乃创新英语教学必经渠道。
一、高职英语的培养目标及思路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及针对性英语的综合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因此,在听、说方面,应加强学生日常用语及简单岗位用语的听说能力;在阅读方面,强生的专职学习,掌握初步的岗位术语,以使其在阅读相关专职性文章时得心应手;而写方面则培养学生写作工作上使用比较多的应用文为主。高职英语教师只有正确领会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才能更好地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英语上能较快地适应市场的用人要求。
二、实际教学中高职英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渠道中,主要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手段、考核模式这四个方面,以下也是就这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以试图挖出这四个方面中与市场需求脱轨的根源。
1.教师的中心位置偏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屡见不鲜,英语学习的大氛围相对闭塞,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育体现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学生客”的模式,由此教师就间接抢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机会及权利,从而也成了学生由于练习少而缺乏自信开口说英语的导旺索。
2.学生的主体位置被弱化。相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的中心位置,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角色就自然地被弱化了。由于本应为学习“主角”的学生变成“配角”,英语课堂也就演变成“单边活动”。学生来上课纯粹就是听课,学习动机被慢慢侵蚀。
三、应对策略
为了让高职院校“生产”的产品——学生能适销对路,高职英语应该从实际出发破除英语教学旧有的模式,使其遵循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重回高职教育的正确轨道,让职业型的教学观念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唱主角,充分突出其实践性及实用性。
高职教育职业型教学观念的提出其实是回应这样一个现实: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而高职英语教育在这个大方向下,强化教学的实践性的同时要把准自己的定位,在专职技能、实用操作的层面上狠下工夫,这样不但可为职业教学改革和职业教育的壮大做出示范,而且所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在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应聘上也必然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小编点评:高职英语教育适应社会需求是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关键,是高职英语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之渠道。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活教育”传播教育发展渠道价值 下一篇:加盟婚庆中国 打造圆满的婚庆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