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渠道中创造性思维培养
- 贺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传播教育渠道的创造性作为自主之本、人类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我国要在21世纪快速腾飞,靠的是人才。而从人才的智能要求来讲,重要的就是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在科学技术渠道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大凡创造型人才,都具有一种鲜明的个性。个性虽不属于智力和思维,但它与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形成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平时没有事业心、思想保守、唯唯诺诺、缺乏主见的人,能够在事业上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创造。从创造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看,创造型人才的个性培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⑵个性的独立性;⑶意志的坚定性;⑷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育中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所造成的后果是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打掉了,使活生生的学生变成了“机器人”;标准化考试的后果是造成机械地死记硬背,限制甚至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分强调写作技巧训练的后果则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丧失基本、重要的能力——观察力与想象力。焦点实际上只有一个,就是认为当前语文教育是在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扼杀创新人材——这正是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即症结所在。
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1、加强课堂讨论。从课堂讨论入手,强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欲和表现欲,在课堂讨论中,应该结合听说读写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创造性复述、质疑发问和互相答疑、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即席演讲、口头作文、作文互改和集体评改等,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2、学刊物、开展小记者活动、举办校园文学广播、开展语文智力竞赛等,也都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好形式。从课堂到课外,如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重点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发散——辐合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而这两类思维我们应该作为重点加以培养。发散思维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使思维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得多个新颖性的答案。但是,发散思维的创造性又离不开辐合思维,只有通过思维的辐合才能从对各种答案的分析、比较中选择出其中一种的答案。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两种思维都应该重视。只是由于学生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思路狭窄,拓展不开,成为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要障碍,因而在实际训练中对发散思维的训练又应该给以特别的注意。
小编点评:教育传播渠道中创造性思维培养使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思维模式,使教育能够更加深入迅速的传播。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开启物理教学创新渠道 下一篇:高等教育渠道演变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