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渠道的转变让学习成为享受
- 王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龙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董小姐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总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欣赏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红斯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贤启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想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天浩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天浩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简比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钰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美国学者巴克利的一个研究发现,当要求儿童完成枯燥乏味、没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成绩要比正常儿童差很多,如果让他们完成那些有意思的、有挑战性的,能够得到及时强化的任务时,则学习成绩和正常儿童没有差异,让教育渠道转变让学习成为享受。
学习本身确实是有枯燥的一面,抄抄写写,背背算算,需要不断地重复和练习,学习就是要容忍枯燥,但是,如果家长针对儿童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不能够延迟满足、喜欢追求刺激的特点,在给他们设置学习任务时,善于将孩子的学习稍加变化,让学习的刺激变得丰富一些,就能够将学习变成一种游戏,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育中兴趣的培养,有这样一个实验,让儿童看电脑屏幕,屏幕上会以每秒一个的速度闪过不同的数字,每当出现一个“1”,再出现一个“9”的时候,就要按一下键。结果这些儿童在这项无聊的任务中的错误率要比正常儿童高很多。重复这项测试,但是改变条件,在屏幕的左右方都闪烁其他引人分心的数字时,儿童的错误率和正常儿童没有差异。巴克利认为,教师和家长在给儿童设置作业任务时,应该增加刺激、乐趣和新颖度,而且在奖励方面,与其当他完成任务后再给鼓励,不如在他完成中不断地给予奖励和反馈。在完成长而复杂的作业时,应该分成一个个小块来完成,让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满足。
在孩子没上学时,家长常常买各种各样的智力玩具、带拼音的卡片、识字游戏卡片等,孩子对这些智力、学习材料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喜欢游戏,又能在游戏中学会很多知识,比如说简单的数的概念、颜色的概念、拼音,甚至还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但是,长大后进了学校,发现以前好玩的学习游戏没有了,老师留的作业都是千篇一律的,整套整套的练习题,英语、语文、数学作业题型都很单调,没有意思,学习兴趣慢慢地消失了,学习不再有意思,对于儿童来说,学习任务就显得更加枯燥和单调。
教育中,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内在的不兴奋,他们时时刻刻需要寻求刺激,以维持其兴奋。他们注意保持的时间比普通人短,尤其是当他们遇到枯燥乏味的事情时,则不可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学习任务缺乏新颖性、挑战性,这些孩子的学习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学习形式的多样性,题型的多样性。可以采取听课、看教学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试验的方式来学习,题型则要新颖、有创意、要不断变化,比如口答题、填空、辨析、判断、选择、猜词游戏、理解等题型交错出现。
游戏的形式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避免儿童对游戏没有兴趣,或者在游戏中耗费过多的能量,影响学习效果, 游戏的形式要多样性,一种游戏不能一直被采纳,应该隔一段时间换一种学习游戏,避免孩子渐渐失去兴趣。
小编点评:教育儿童时应注意孩子设置学习任务,应注意学习任务的趣味性、新颖性、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城市英美教育打造语言教育新风尚 下一篇:渔民捕到比姚明还高的鱼重达542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