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教您如何避开教学误区
- 刘子兴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左达吉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武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家庆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忠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婷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戴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龚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云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龙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教育中应创新学生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
教育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致使学生自爱受教育钱思维就被教育的前概念所控制,不能更好的学习,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更好的学习。
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小编点评:教学中教育的方式与内容是关键,克避开教学误区,助于教育质量提升,让学生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爱尚家室内污染环境治理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