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管理:不能承受之重的代理商
- 吴奶奶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规模小却不失壮志雄心,发展战略架构尚不明晰但试图酝酿突破的中小化妆品企业,在“战略重新定位”之后,渠道管理难题仍然是其开疆扩壤的瓶颈所在。
“惯坏”了的代理商
在北京参加某品牌大型十周年庆典会上,该公司今年的春季销售政策给少售商的出货价格已相当于三折供货,较以往出货价不低于五折的价格又作出了让步。一位化妆品生产企业管理者告诉记者,国内品牌化妆品出货价格基本上在五折,若算上其他奖励、试用装、活动支持费用等,现在业界出货价多在3-4折。“业界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没有支持没有让价,品牌是没有代理商问津的;但是没有代理商,品牌也就没有了生命力。”一业内人士这样解释。
面对欧莱雅、宝洁、妮维雅等业界巨鳄的渠道下沉,全力向中低端市场渗透,本土化妆品中小企业在其赖以生存的渠道遭遇了强大的冲击。从组织经销商在国内观光逐步发展为到国外的商旅计划,从营销支持到政策优惠,从各式各样的物料支持到促销人力物力的支持……逐年增长的渠道维护已让厂商们头疼不已。当然,头痛的也不止是厂商,连锁反应波及的还有那与之共同“起家”的经销商们。经销商们寻思着新的一年是否该换个品牌,这边的发展前景不错,那厮给的政策也很诱人……多项选择题化成矛盾同样缠绕在经销商们心头。经销商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尽可能地转移给厂家。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现在的很多经销商都给惯坏了,完全是‘甩手掌柜’只管打款、收账。”除了对企业人员和活动费用的依赖外,不少厂商也表示,已配送的促销赠品以及物料支持很多代理商都不能按要求发放到位,终端形象设计、展台排放位置都随性而为,全然不顾厂商的计划和安排。
相对于外资巨头而言,中小企业显然输在了起点,想要开疆扩壤,仍需要加强学习。于汇群认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步人后尘,取桶金尚且有所机会,但如若自身不累积出一套新的模式,不学习新的市场动态解决方法、不探究新的发展道路,将不能与对手分庭抗礼。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投资光华鼎力加盟事业展现商机 下一篇:联想网御不再姓“联想”渠道走向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