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像地板行业创新技术
- 丁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梦婷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彭婷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冯茜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小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小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2010年开年,中国地板行业的——圣象,因为涉嫌侵犯升佳地板的一款实木复合地板被告上法庭。
BBS论坛一下子热闹起来,坛子里的不少网友可谓个个是行业导师,对地板行业主要品牌和行业内幕了如指掌,对此事做了深刻的剖析。论坛中的观点不外乎2类:
一类是圣象地板的支持者,认为:圣象无论在规模、品牌度方面远胜于升佳,不可能侵犯升佳的,升佳是第二个莱茵阳光,在借势炒作。另一类是升佳的支持者,对圣象也比较了解,认为圣象尽管是行业老大,但在技术创新方面没有做到行业出众,存在侵权可能。几天来,尽管事件当事人升佳和圣象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甚至圣象保持了的沉默,但这个事件还是给行业但来了不小的震动,引发诸多深思。
深思一、一块小地板,中国人到底能不能有“创新技术”
《北京商报》等一些媒体的报道有几段话令人印象深刻,一句话是“在这个地板企业不断呼喊技术创新、屡传维权,同时又完全依赖国外核心生产技术、全部设备由国外生产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不大明白地板企业潜心研究出来的’技术’到底值几个钱了。”另一句是:“多数打着维权旗号的企业持有的技术都是实用新型技术,这样的技术不太值钱……少盯着别人,有能力的话弄出点核心技术去和海外企业抢市场。”
文中的观点比较容易让读者产生这样的判断:升佳的应该没什么技术含量。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个的技术含量的问题,只提出一个疑问:欧洲地板企业的是不是很有技术含量?
2005年7月,圣象、菲林格尔、升佳等18家中国地板在美国337锁扣案中集体败诉,每年要缴纳锁扣费几千万美元,让中国企业认识到了的重要性。但平心而论,这个的原理,和我们中国的老祖宗——鲁班发明的榫卯结构有很大的创新吗?我们官司输了,要交几千万美元的费,大家就认为这个技术含量高;如果官司赢了,那又怎样呢?
个人觉得,中国地板行业不仅缺少创新意识,更缺少尊重。我们来看看中国地板行业方面的2场胜利:
一场是2007年,欧洲FAUS公司和升佳的“真木纹”强化地板之争,这场官司历时1年多,上海贵族享受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局终裁定升佳胜出
另一场是深圳燕加隆自主研发的“一拍即合”锁扣技术的胜诉,成为家337调查胜诉、家德国知识产权临时禁止令胜诉的中国企业。
两者的对手都是欧洲企业,终的胜利也说明中国地板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但是,做个对比,即使在欧洲,拥有的企业也仅几家而已,而且多是行业出众的企业,如FAUS、BERRY、UNILIN;反观中国,行业出众的企业,诸如圣象、大自然,有多少技术家底呢?
升佳之流侵权圣象大家可接受,圣象侵权弱小的企业是很难接受,但这恰恰是中国地板行业不正常的现象。
深思二、中国地板行业炒作、模仿和技术创新哪个更有利企业?
中国地板企业热衷于炒作、模仿是公开的秘密、泛滥的现象。
比如世友推了个“钛晶面”的概念略见成效后,南浔满街都是“纳米钛金面、铂金面、晶铂面”的产品,然后来个低价,搞得世友没了脾气,只好另起炉灶,再推个“洁晶面”。行业盛行的模仿、山寨现象,当然使原本愿意搞技术创新企业动摇了。
又比如:行业有些,每年在**、卫视投入大把大把的广告费,还成立了木业研究院、商学院、科研中心,大有技术风范,实则,木业研究院、商学院、科研中心要么是空无一人,要么是2、3个人在折腾,每年投入费用少的你不敢想,更甚者在别的工厂贴牌加工,南浔、常州的几个工厂是行业几个的公开加工基地。这样的产品,经过广告包装、概念包装,就可以卖个高价了。不信,你仔细看看市场上和常州、南浔工厂生产的地板有多少差别(偷工减料者另计)。曾经辉煌的欧典,倒下的原因,大致原因也如此,但地板行业,欧典难道只有一个?
既然,广告、概念炒作能让大品牌卖得更多、更贵;模仿你那个让小厂活得轻轻松松。你愿意花几千万去搞技术创新(何况还不**有结果),还是投广告呢?升佳、燕加隆如果将这几千万花在广告上,可能两家企业行业地位更高吧。
小编点评
总之,圣象地板和升佳地板谁是谁非,自有法院来定夺。但是,我们也要深思,随着中国地板行业的不断洗牌,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成为主要关键词 下一篇:卫浴瓷砖双城热恋 合演无间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