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彝族“银饰之乡”
- 李正阳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洁云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龙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董小姐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总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欣赏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红斯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贤启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想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天浩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彝族人喜爱打扮,以佩戴金银为时尚,特别是崇银尚银的情结*为突出,而且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凉山州的布拖县享有彝族“银饰之乡”的美称,在历史上诞生了不少制作银饰的能工巧匠。在该县西溪河旺烈乡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这里的彝族群众世代从事银饰加工,几乎家家都会打造银器、个个都是能工巧匠。从“银匠村”走出来的且沙家族是远近闻名的银匠高手,在其位于布拖县城的银饰店铺里,可以观赏到彝族银器制作的全过程。
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打造银器用的旺炉、天平等工具一应俱全。只见且沙力子用天平称出所需银子,在旺炉中熔为液体,接着将银水倒入铅模冷却成银条,然后把银条用的工具打制成各种形状的银片,银片经模子挤压后就是银器的雏形,*后经上胶、雕花、镂空、焊接、打磨、上光等十几道甚至是几十道工序,一件彝族银器就圆满地展现在你面前。
据且沙力子介绍,要是打造银胸饰,至少要10天左右才能完成。在布拖县银器一条街上,各种银器作坊就有15家之多,常年为喜爱银器的人们现场加工和打造银饰,而且各家的生意都不错。
年近50岁的吉克美石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的一位彝族银匠,在美姑县城经营着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彝族银器手工制造作坊,一家老小过着殷实的日子。美石告诉笔者,他从小跟着父亲学艺,有一手打造精美银器的活,儿子现在也已继承父业,打得一手好银器。
小编点评
在美石的店铺里,主要是做来料加工,加工费少则十几元,多则上千元,店铺里也有各种银质成品卖。在美姑,像这样的银器作坊有10多家,银匠们平均月腰包不瘦在40**至100**之间,大家靠着这门老手艺,都过上了安稳、舒心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凉山彝族银器 种类繁多 下一篇:平民饰品 传承了古老东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