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久世姬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亿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莎莉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闻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斯羽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斯羽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言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雯琪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加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总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郝晓鹏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201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甲子”的元年,也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国内广大经济学者,围绕科学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为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化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分析和积很的政策建议。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关于发展转型理论研究。经济学界从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出发,普遍认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学术界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就发展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发展与转变的双向互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上半年,《30位经济学家会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一书出版,吴敬琏、张卓元、高尚全等30位经济学家从不同方面,对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内在矛盾、形成原因及其转型出路分别作出“诊断”,开出各自的“”。学者们普遍认为,发展转型理论是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命题,需要不断地深入探讨。
——关于结构协调和平衡发展问题研究。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2010年对结构问题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学者们从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出发,聚焦中国的内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等结构性问题。在内外需求结构方面,重点围绕“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内需外需协调拉动新模式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产业结构方面,学者们提出并深入研究“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命题,着力探讨如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问题,并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求,探索如何发展“蓝色经济”,打造“海洋大国”的战略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随着国内外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学者以前所未有的危机意识,应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对中国经济模式的挑战,为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提供思路。思路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绿色发展。思路之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寻求绿色发展。即:注重发展低碳型的第三产业,并调整第二产业中传统耗能污染较重的产业,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思路之三,通过政策调整(包括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寻求绿色发展。思路之四,通过市场力量寻求绿色发展。
在城乡结构方面,着力探讨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转型提升的战略,尤其是就当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些趋势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大学生婚恋八成男生支持婚前性行为 下一篇:婴语四六级考题难倒不少年轻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