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创业的成败关
- 王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大学生创业从2005年开始兴起,到这几年政府的大力提倡,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05年至今,我国上海大学生创业项目接受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共有452家,这些是立项成立公司,并享受政府、高校等多项政策扶持。这些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有的创业项目早已增加收入千万,有的项目早已被市场淘汰,但是创业大军还是不断的在探索中前行。
大学生创业,从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到打开校门直面社会,如何把握市场是难闯过也是必须先闯过的关卡。创业会的李俊之前曾作为评审,审核大学生创业项目,其中有一个做别墅地暖的项目。听完项目介绍,李俊问那位大学生,“你住过别墅吗? ”回答说“没有。 ”“你有朋友住过别墅吗? ”回答也是“没有。 ”“对于住别墅的人,你并不了解,对这个市场没有认识,你凭什么创业成功?况且做别墅地暖的并非只有你一家。”李俊说,这是大学生创业时遇到的问题,只知道自己的产品好、技术好,却没有市场的概念,而这样的问题不只发生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身上。
2004年在复旦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之前,刘军曾有十年的职业经理人工作经验,他现在是上海优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军初的创业方向是社区户外媒体。2006年4月刘军和伙伴们创立了家公司,专门经营户外媒体。但没想到的是,事情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顺利,“家公司经营了3年多,到去年就完全搁置下来了。 ”
不过,刘军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在总结了经验后,他开始将目光投向电子商务方面,成立一家新的企业,专营“天鲜配”家庭直供平台。开始,他们配送豆浆,鼎盛的时候发展了2000多家用户。但由于豆浆配送的利润额实在不高,“天鲜配”无法依靠单一的产品获得创收。他很快又将目光转向了蔬菜配送。刘军告诉记者,“目前‘天鲜配’正在服务的用户达上千家,公司状态相对稳定。 ”刘军还说,选择企业发展的方向关键是要依靠市场调查结果理性分析,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切忌盲目地追随所谓的热点。
创业教育,亟待补课
市场定位是大学生创业的外在瓶颈,创业团队的同质化则是内部问题。创业会教育研究部总监李俊说,“大学生创业团队中往往几个都是技术人员,缺少财务、市场人才,有的创业团队是来自相同学校、相同专职,甚至一个寝室的。从现在成功的企业家来看,没有定式,关键是能通过团队互补,比如纯粹做技术的,能找到市场营销的人才帮助。 ”
因为年轻,大学生创业者往往敢想敢干,冲劲十足,但明显的短板则是社会经验不足。为了弥补创业经验的缺陷,位于杨浦区的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专门开辟了“创业苗圃”。上海光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家入驻实训基地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公司负责人、复旦大学毕业生白光说,将创业孵化前移,进行“预孵化”,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很低风险的“创业苗圃”,是实训基地的一大创新。白光感叹,他的团队在创业中的困难就是对情况的估计不足。而基地的“创业苗圃”就很好地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学生创业不摔跤不犯错是不可能的。谁把错误都犯完了还活着,谁就能创业成功。”实训基地创业示范园综合服务部业务经理吴旭晨这样说。而创业苗圃就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试炼场”,就算失败了,承受的风险也几乎为少。
小编分析:创业教育并不是靠几场创业者的讲座这么简单,还有许多可以做的,李俊说,在创业教育中要鼓励创业精神,形成一个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他也强调,创业教育并不是鼓励大学生一定要自己开公司,创业毕竟是小众市场,其实大学生在就业中也会遭遇许多和创业很其类似的机会。
(责任编辑:思者)
上一篇:学生梦高考生挤爆艺考村 下一篇:教育发展趋势打造专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