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教育管理运用心理手段
- 小魏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斌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欣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下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女伶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地海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内外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段话指出了“健康”的新概念。是的,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也已很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所以国内外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没有残疾。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部处于良好状态。”简言之,“健康”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和目的所决定,而且是中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特殊性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显得更为必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发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必然带来学生的整体提高,对建设良好班风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班级的常规管理之外,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利用班会,活动渗透,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他们的心理变化,就如“三月的天”阴晴不定。这样的心理不利于成长,也不利于学习。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利用班团课时间,在班级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当周的班团活动课上,组织了一次《勇于承担责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先从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游戏中热身,在热身中进入反思。接着,又让学生演了一个事先排练好的小品《扫帚风波》,并就这个小品展开讨论:小品中同学的表现哪些是不应该的,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学生的讨论很热烈,个个情绪高昂,人人各抒已见。这时学生的思想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震撼,可以趁热打铁,从校内引申到校外,让学生谈谈:在生活和学习中,该如何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时同学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很,很多同学的发言深刻而又全面。再由同学谈谈此次活动的感想和收获。
创设机会,品尝成功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潜意识里都有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都想尝试能给人愉悦感受的成就感。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是具有英雄主义的情结。这时候,要尽力创造机会,充分让他们表现,让他们享受成就感。这时候的老师,也完全可以表现得很“无能”。譬如,教室的后门门锁坏了,就说:老师是外行,一点也不懂修理,相信同学中会有能工巧匠,尤其是男同学,希望明天能看到你们的劳动成果。第二天锁真的修好了。
在展演活动中,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在这方面,应采用“偷懒政策”,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以后班级的扫帚破了,不用提醒,男同学都会主动修好;饮料瓶积得差不多了,学生们也会主动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要开家长会了,还会主动帮助做好“欢迎家长”的幻灯片。事后老师要做的只是乐悠悠地大肆表扬孩子们。
学生们很聪明,只是给他们的束缚太多了,这样不仅压抑了学生的能力,更给班级管理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只要能勇敢地信任学生,大方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不吝啬地帮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更效果地管理。
小编点评: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本着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主的原则,及时发现学生中暴露的各种新心理问题,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真正实现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教育拒产业化不能拒改革 下一篇:培训安全教育教学生防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