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高考加分不鼓励偏科教育
- 蔡文丽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胡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小艺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文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各省市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包括数、理、化等6门学科,以下简称奥赛获奖学生,不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各省市中学生奥赛省赛区一等奖学生,不再具备高校保送和高考加分资格;各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类竞赛获奖学生,不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严格控制体育加分。
遏制违规加分,推动公平公正,沪上教育界人士认为,推出的高考加分新政策,对招生过程中的一些违规现象是“有力一击”,支持高考录取更加公平公正。
高考加分政策在让特长学生脱颖而出、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加分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出现考生身份造假等情况,还有一些行业实力品牌利用职权为考生“谋奖项”,支持其踏入重点高校大门;由于体育特长生加分“名目”繁多,某地甚至还出现5名考生中就有1名具备加分资格等怪现象。
“招生政策逐渐被异化,偏离了政策设计初衷,使得规范高考加分的社会呼声十分强烈。”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说,加分政策调整后,只有参加奥赛集训队的学生才保留保送资格,而参加集训的学生在各省市也就100多人,且要经过层层严格选拔,几乎不能 “钻空子”,“这一举措很大维护了高考诚信,非常实在而有效”。
“降温”功利,提倡综合发展,教育导师认为,取消一些竞赛的高考加分资格,可以扭转学科或科技竞赛日益功利化、低龄化的趋势,倡导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某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专项班主任张老师说,各省市各地包括上海,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质量,将保送或加分当作升大学“捷径”,集中部分学生通过“魔鬼训练”攻学科单项奖,使得这些竞赛严重“变味”,也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
优惠“缩水”,不影响学生拔尖,新的加分政策一出台,不少家长质疑:很多竞赛项目的高考录取优惠“缩水”,对学生是否不公平?
目前各省市约有80所重点大学参与高校自主招生,这也是教育改革大方向,学生如果在自主招生测试中表现优异,可获得“预录取”资格,或得到高校给予的加分优惠;对于一些竞赛优胜者来说,他们很可能因为某方面的特长被高校选中或破格录取。“可以看出,高校推行自主招生政策,与高考统一加分政策,在制度设计层面存在一定的‘重叠’优惠,取消统一加分或保送,对学生不会造成不公平。”
小编点评:学科和科技竞赛等加分优惠如何“缩水”,都不会影响真正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恰恰保护了部分特长学生的利益,促进他们更好发展。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教育别让孩子假在起跑线上 下一篇:外语类保送名额多艺术类可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