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招聘花样揭秘招聘实为招生
- 吴奶奶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假招聘”的现象很难预防,多是事后举报。其原因就是进行“假招聘”的企业一般本身并没有问题,只要其符合政策的规定,它就可以发布招聘信息,而对于它招几个人,如何招人,录不录用,则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假招聘”只能通过事后求职者的举报才能获知。
“假招聘”花样大揭秘,“假招聘”的花样层出不穷,扰乱了正常的招聘秩序,更可气的是,广大求职者为此白白花去时间和精力。记者从近两年举办的各类招聘会中,选出一些“假招聘”的代表形式。
校园宣讲会假招聘真宣传,到招聘会现场“作秀”,既要掏不少的银子,还要背负“假招聘”的骂名。于是,一些聪明的企业换了一种玩法,干脆在校园里举办声势浩大的“校园宣讲会”,既扩大了影响,也宣传了形象,至于招人的事,原本就是宣传,没有后文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
名为“招聘”实为“招生”,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见过十几家IT培训机构同台“招聘”的盛况。这些机构名为“招聘JAVA工程师”,实际上是希望学生报读他们的课程,然后许诺毕业后有高薪。“招聘”在这里演变成赤祼祼的“招生”。
表面“招聘”实际“内定”,公务员招考如此严格,都还有量身定做的岗位。企业招聘作为市场行为,可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有的企业确定招人,也在网上和招聘会上发布消息,吸引了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但录取结果里,却鲜有外人。原来录取名单早已内定,都是托关系进来的。
招聘会中,面试官迟到和早退者大有人在。还有的企业干脆不派人到招聘会现场,只在招聘海报上写着“请将简历投到以下邮箱”或“有意者请拨打某某电话联系”。由于招聘摊位的面试官提前离场或空无一人,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有李鬼就冒名坐在摊位上大模大样收取简历,然后进行诈骗,这样的案例已在人才市场发生多起,并非空穴来风。
招实习生当廉价劳动力,现在越来越多企业要求应聘者在通过笔试和面试之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如果实习表现够好,才有机会转为正式员工。有的企业正是钻了这个空子,以“实习期”为借口,招募廉价劳动力,一旦“实习期”将到就找理由说“实习”没通过,再次招新人补上。求职者看似应聘成功,实则陷入“圈套”。
小编点评:人力资源系统主办的招聘会也有二三十场,如果算上人才市场常设的招聘会,更是为数众多。在这些招聘会中,“假招聘”的现象屡见不鲜。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播音成新宠艺考难度提升选择 下一篇:高校性教育辅修专职演绎旺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