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探索与争议较量
- 张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宁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嘻嘻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高考以来,我国高考已经走过了数十载历程,尽管高考制度本身不断改进,包括考试组织方式和内容结构的改革等等。但是,人们对高考的不完善性却总是提出质疑。所有质疑的核心,是如何看待高考分数的问题。不少质疑者认为高考分数不能完全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其特殊才能和综合素质。于是,社会上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的重要措施,是对选拔创新人才的新探索。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这一制度始于2003年,先是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有80所大学实行。这些学校,大部分是“985”大学或者“211”大学。
近期,北大、清华、人大等数十所国内重点高校纷纷建立和扩大自主招生联盟,这种趋势的利与弊在社会上争议不断。自主招生一直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支持者认为,自主招生破格选拔了可塑之才。反对者认为,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远低于城市考生,这种录取方式为不公平性仍然存在。
高考改革很难。为了把改革搞好,一定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去探索。自主招生,相对于各省市高考完全由高考一次决定考生命运,让同一水平的学校来组织联考,还是进步的。在目前实行阶段,可能存在农村学生机会偏少、期望与效果的偏差、改革的公平性等问题,但是高考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完全放弃高考也是不可能的。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调整,把教育当做公共投入,支持高考制度的公平、公正,逐步完善人才选拔标准,这些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门及广大民众都应该关注的重点。
小编点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改什么,如何改,是需要慎重研究的。改革,要从国情和大局出发,而不能在改来改去中,忘记了改革的本来目的,把改革本身演变成目的。衡量一项改革是否有价值,不是改革的形式,而是改革的效果。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能力强育明学子就能提前上清华 下一篇:孩子的事摆上高层案头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