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业代言“请得起推不动”
- 张嘻嘻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企业请为品牌代言,自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的诉求,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认同。有些企业主要是为了提升品牌高度,也有些企业主要是为了招商,也有些是看别人请代言认为自己企业也应该请。总之,卫浴品牌请代言都成为行业中一个热门话题。
既然是代言,品牌自身的高度还是起主导作用,而假如主角成了,那就可能是品牌与代言人的匹配上出了问题。另外对而言,为了自身的形象及价值不受到影响,也自然会在代言的品牌上作出选择,而不仅仅是为了取代言费而随便成为企业和品牌的代言人。
但现实是,受资金条件限制,卫浴企业请代言往往存在着“请得起,推不动”的现象。请得起,是说在的选择上,基本上在能选择的范围内,基本上都已经被我们卫浴业请到了。推不动,是因为我们卫浴企业在媒体的投入方面,市场终端的落地执行方面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而更让企业揪心的是,也请了,广告也投了,而消费者却似乎无动于衷,销售量不见有什么明显的增长。
很多人都知道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内外级品牌是代言的典型代表,这些品牌请的腕够大,数量够多,宣传费用够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几乎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代言人。除了企业实力的原因外,这也与他们所处的行业相关,对一种营养价值几乎为少的碳酸饮料来说,时尚可能是品牌的追求方向,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总是会在时间与当今走红的携手的原因。而对于宝洁旗下的诸多品牌而言,似乎请大众演员的情况更多,这也验证了代言人的匹配问题。
卫浴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行业的集中度低,而消费者的关注度不高。上游集中度低,则很难形成规模型企业,自然在品牌推广方面的能力就要大打折扣,而消费者的关注度则更难集中,从而直接影响到上游企业的集中度,以上两个因素相互作用,那卫浴行业春秋战国的混战状态自然就难以结束。回到品牌请代言的问题上,卫浴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企业投入的推广费用少,渠道及终端执行力不够,让处于雪藏状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卫浴行业的集中度低不仅仅是在于市场的规范化程度,而更与整个行业的上游产业链息息相关。卫浴行业涉及到的产品品类复杂,从原材料到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太多的不稳定性因素。这就导致卫浴行业普遍存在着营销后台不力的现象,一方面是大量的库存,另一方面是缺货现象严重,导致供应不及时,这是卫浴行业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用工难、管理难度大也是影响卫浴行业制造的一大难题,受这方面原因的限制,卫浴企业很难实现规模上突破。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行业内一些出众品牌几年来就喊着整合市场。要整合市场,出众者必然要通过价格战来清理门户,但却受制于后方平台问题,导致供应紧张,终端价格持续攀高,竞争对手很容易通过价格战寻找的市场的生存机会,很自然,整合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卫浴企业难以突破规模化的瓶颈,请代言也自然只能锦上添花,很难起到理想的作用。
代言“推不动”的原因还有市场环境及消费者的因素限制。随着互联网及各种新兴媒体的兴起,消费者面临着“信息泛滥”及过度传播的困饶,而对企业而言,推广及宣传的难度就增大了。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发动“广告战”迅速地杀出竞争对手的重围,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而对消费者而言,消费主体逐渐从60-70年代人,转变为70-80年代人,个性化成为消费的趋势,单一的代言可能吸引住一部分消费者,但对多数消费者来说可能是“免疫”的,单一的,难以承载起品牌的诉求。
编辑点评:代言的制约性也在增大,不但在的选择上要非常谨慎,更要增加多道保险,比如用“群星”代言,否则可能因为代言伤及到很多原来的品牌追随者。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兔气象 兔商品成为抢手货 下一篇:下一个“亿元艺术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