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被指卖假货 陷入信任危机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焕廷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苑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依萌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阿锦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敏君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泳麒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天乐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天乐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吕雪燕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12月28日,家乐福华南区公关总监李嘉向媒体证实:家乐福广东佛山店将于明年2月前关闭,原因是生意差。2010年以来,家乐福的危机开始显现:先是无奈退出了意大利南部市场,此后又关闭了在比利时的21家门店和法国总部大楼;3月11日,在日本市场艰苦拼搏10年的家乐福黯然离场,从此退出日本市场;3月22日,大连家乐福新华绿洲店正式关店,此前这家门店已亏损7年之久;7月28日,经营仅3年的西安小寨店因业绩不佳被迫关门谢客……
迅速打入中国市场
1995年,远道而来的法乐福,带来了新的供销模式:它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批发商,把供货商手里的商品一次性买断,然后再转身变为卖家,小幅加价卖给顾客。这样,供货商开出的价码不断被压低,家乐福里的商品也就越来越便宜。低价很快吸引了中国百姓像潮水一般涌来。传统的百货商场顿时受到冷落。20世纪90年代末,各省市各地大批百货商场经营亏损,陆续关停并转,以家乐福为代表的“洋超市”很快占据渠道优势,供货商对价格的主导权丧失殆尽。。
继家乐福成功试水中国市场之后,1996年,国内外的少售商沃尔玛也来了。后来,陆陆续续过来的还有大润发、好又多等。当时,国内市场远不像今天这样开放。**原则上只同意在上海、北京等6个城市及深圳、珠海等5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个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商业少售企业”,在具体审批当中,还严格规定了“从事批发业务的合资企业中,中方出资比例应在51%以上”。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这些政策限制让其他几家洋超市望而却步,惟有家乐福敢于做“擦边球”式的冒险。它的路数非常中国化,以创新推出在华店铺北京国展旁边的创益佳店为例,家乐福先是和一家名叫“中创商业”的中资公司合作,在中国注册了合资的“家创商业管理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商业管理公司只能做咨询管理,不能投资,这也就是说,家乐福只能做商业管理,而不能真正进入连锁企业的经营业务。于是,中创商业公司又注册了一家空壳的商业公司“创益佳商城”,作为中创全资的子公司。这样一来,创益佳就可以不受有关政策的限制而进行商业经营活动。,创益佳公司把一切业务全部托管给了合资的家创商业管理公司。作为家创公司的大股东,家乐福集团也就自然而然地介入了北京创益佳公司,在所经营的超市中打出了醒目的“家乐福”招牌。依葫芦画瓢,家乐福很快在上海、深圳和天津也找到了合作伙伴,它还利用了当时中国各地“傍外资”的迫切心理,成功获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营业执照。
据众多媒体报道,到1997年,家乐福在中国已经全面出众其他洋超市,立志要做“中国少售市场的出众者”,它制定了一个涵盖华北、华南、华东等多个区域的庞大扩张计划,经营的触角也开始向广袤的中国腹地延伸。
2001年,**相关部门开始着手清理地方政府越权审批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许可等问题,家乐福很快成了重点整顿对象。当年11月和次年8月,**连发两道禁令,对家乐福快速扩张的做法紧急叫停。重压之下,家乐福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每年开设10家店”的计划。2002年,**又勒令家乐福进行全面整改。在华27家门店35%的股权,不得不出让给中方企业。一时间,风头正盛的家乐福锐气大减。
先前被誉为“中国式游击战”的“单店作战”管理模式,后来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负面效应:过于分散的门店管理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假冒伪劣产品,频频进入商场。接二连三的假冒伪劣产品被曝光后,风光更胜一筹的家乐福蒙上了浓重的阴影,消费者不禁要问,曾经风光一时的家乐福,现在究竟还有多少值得我们信任?
假冒伪劣产品频现
打开各大搜索引擎,输入“家乐福、假冒伪劣”关键词,国内家乐福各种见诸媒体的质量丑闻跃然“屏”上。近几年,家乐福不但没有“改邪归正”的迹象,违规频率却在明显加大。质量、诚信是少售业的生命,但作为国内外第二大少售巨头,家乐福屡屡违规却不思悔改,这几年,家乐福超市一直问题不断,高密度的曝光率使这家国内外500强的商业巨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4年8月,家乐福北京双井店被发现有假冒“鳄鱼”“花花公子”“路易威登”等品牌的钱包在特价出售,当时,家乐福工作人员表示,是由于“供货商浑水摸鱼在普通钱包里掺杂了假钱包”,并表示立即撤柜,同时对供货商进行处罚。
2005年9月,酒厂打假队员举报,杭州家乐福销售的部分属假冒产品。随后,上海局也在当地几家分店查扣了近500瓶涉嫌假冒的。此后,家乐福宣布,供货商“已发表声明,承担所有责任以及因此对家乐福造成的一切名誉及经济损失”。
2006年4月,家乐福在上海被法院判决赔偿路易威登集团30万,因为其出售假冒LV女士提包。家乐福对此事的解释依然是责任在供应商,称这次涉案的假LV包主要是供应商为了充抵数目,从地摊上私自购进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小玲子)
上一篇:2011年家具一线品牌受宠 下一篇:意大利时装Pinko冷色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