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化妆品岁末年突然发力
- 张健龙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一直没什么调价动静的化妆品到了岁末年初却突然发力,所有一线大品牌集体涨价。陕西西安多家商场已经证实,包括、兰蔻、碧欧泉、香奈儿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化妆品的价格的确有所上涨,涨幅在5%至10%。其中,少的涨了十几元,多的涨了37**。
“以前调价只是个别品牌,这是我们次接到这么大范围的涨价通知,而且涨幅也相当大。”不少大型商场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现象:化妆品今年涨10%
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了30%左右,多个精心打造品牌今年元月1日调整少售价。其中,芳珂(FANCL)已经在去年12月中旬将部分产品的少售价上调了10%。欧莱雅旗下兰蔻品牌的价格上调也涉及多款产品,涨幅在3**-10**左右。
在西安多家商场的化妆品专柜发现,部分品牌的价格确实从今年1月1日起有所调整。
碧欧泉专柜销售人员表示,男士清爽洁面嘟喱从28**涨至30**,炽能醒肤爽肤水的价格则从原先的30**上涨至32**。兰蔻的少售价也将有所调整,如100ml的粉色奇迹香水,从元月1日起价格调整为100**人民币。总体来说,两个品牌的涨价幅度在10%左右。
节后,在西安世纪、美美国内外、金鹰、百盛及民生等商场看到,进口化妆品柜台前的人气较旺,但咨询和试用的消费者占多数,真正购买化妆品的人并不多。
“要买的顾客节前就出手了,因为进口化妆品涨价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前几天我们柜台的销量比平时多了几倍,有几种性价比高的面霜和眼霜还一度断货。”某法国品牌化妆品专柜的售货员告诉记者,虽然买的人比平时多,但并未出现大肆人气佳的现象。
据一家日系品牌化妆品柜台的售货员介绍,她们旗下的产品这次有三分之一上调了价格,普遍涨幅在5%左右,少数几款涨幅接近10%,“其实涨幅与往年差不多,所以长期使用我们产品的客人并不觉得难以接受。总体来讲,此次涨价应该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不大,因为对于那些精心打造品牌的消费者来说,往往对价格不会太敏感。”
不过,对于一些本来就属于天价的进口化妆品,涨价10%也是相当惊人的。例如涨价多的“兰蔻”臻萃华光精华面霜,“原价358**,提价后是395**,对于这种产品,客人都需要预订,目前我们这儿也没有现货。”世纪(高新店)兰蔻柜台的售货员说。
应对:“坦然面对”或转当“海豚族”、“代购族”、“国货族”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对正在选购化妆品的年轻情侣,“几天前就知道化妆品要涨价,平时上班没时间,今天买的六七件化妆品没有全涨价,算下来总共多花近20**,还行。”
他们表示,两人平时用的化妆品和护肤品都有各自固定的进口品牌,“其他品牌不适合我的皮肤,所以涨价也得继续用,不过打算省着点用,这样可能就把涨价的部分给补回来了。”女孩说。
一位常年使用进口化妆品的女性消费者表示,去商场购买化妆品的顾客本身就“不差钱”,“同一品牌的化妆品,商场专柜的售价要比网店或机场免税店的价格高出许多,如果在乎涨价的百八十元钱的人,根本就不会到商场买。”
购物论坛上早在一周前就出现了不少“囤货帖”。网友“小小鱼”在某商场 “满200减40”活动中就一口气买了14瓶雅漾大瓶喷雾,“算下来,每瓶的价格是104.3元,差不多打了6折。而且化妆品保质期很长,即使囤积一些,也是可以在保质期前使用掉的。”
除了囤货外,也有不少白领转战海外代购市场。 “很多化妆品在原产国比较便宜,比如雅漾的这瓶大喷,在法国只要80-9**人民币就能买到,但是在国内却要卖到17**左右,本来等国内打折促销去买,价格还和国外差得不大,如果价格继续再涨上去,会考虑机场代购或空姐代购。 ”白领Lili表示。
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有可能放弃使用国内外品牌。市民张**就向记者表示:“现在部分老品牌的国产化妆品口碑非常好,有的每瓶才一二十元,效果不输于国内外,不如支持国货。”
观点:涨价理由站不住脚
“其实,每年化妆品都会上调价格,幅度为10%左右,不过以往通常是以产品升级或改包装为名义进行的”,一家商场化妆品销售人士告诉记者:“像这一轮集体‘定时’涨价很少见。”
业内人士称,化妆品涨价与去年以来化妆品成本大幅提高有关。化妆品基础原料如乳化剂、油脂等价格上涨,精心打造化妆品在包装上花大血本,而纸浆等包装材料也涨价不少。拥有兰蔻、碧欧泉等品牌的欧莱雅集团相关人士就曾对媒体表示,由于化妆品的原材料成本、研发投入、人力及营销成本等提高了,加之受汇率波动、税收、通胀及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欧莱雅集团各个品牌的化妆品价格都会有相应变化,或提价或降价,都是正常现象。
日化行业人士也分析认为,化妆品在市场推广方面成本增加了,洋化妆品势必需要在价格上寻找平衡。
“一线品牌在同一时间集体涨价,涉嫌协同涨价”,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虽然目前从表面看不出串通涨价的痕迹,但多个品牌不约而同在同一时间集体涨价,涉嫌协同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一些品牌的官方解释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及研发投入、人力成本的提高,加之受汇率波动、通胀等多方因素影响。
对此,营销导师穆峰认为,精心打造化妆品的涨价理由站不住脚。因为这些产品本身的溢价空间就很大,成本的涨幅对其不构成影响。
穆峰表示,与刚刚过去的精心打造白酒涨价潮一样,精心打造化妆品也基本是每年涨一次价,幅度在10%左右,而且大都采取“换装”、“产品升级”等手段为涨价造势。目前,快消品领域涨价声音此起彼伏,化妆品历来喜欢在岁末年初选择涨价,这次的“例行”涨价在业界预料之中。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表示,在化妆品价格普涨的大环境下,如果精心打造化妆品价格不涨,很难突出其品牌价值。因此,相对于往年的价格上涨情况来看,今年化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属于正常范围。
国产品牌一般不会在价格上直接拔高,国产品牌一般走中、低端路线,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商家往往通过推出新品、产品升级等方式变相涨价。至于二线洋品牌会否跟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还难以预料,并对此表示担忧。
编辑点评:一直没什么调价动静的化妆品到了岁末年初却突然发力,所有一线大品牌集体涨价。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化妆品礼盒销量持续处于高位 下一篇:饰品店选址和开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