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风作浪 欺客手段层出不穷
- 吴奶奶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广东省珠宝玉石及**检测中心的郭清宏站长介绍,目前,广东省珠宝玉石市场主要存在以假当真、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成色不足、级别与标称不符等。“3・15”前夕,记者对广州市部分珠宝品牌店进行了暗访调查,发现商家将钯金介绍为白金,所售的银镶白金项链根本不含白金,甚至将合成玻璃当成猫眼(合成)卖。
欺客手段层出不穷
据广州市经贸委统计,今年1月29日至2月19日,全市80家主要珠宝行销售实现5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广百、友谊等主要百货企业的销售额就达3.8亿元。在珠宝饰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的同时,一些黑心商家为牟取**,各种欺客骗财的手段层出不穷。“3・15”前夕,记者对广州市一些珠宝玉石商家进行了暗访,结果发现,竟连一些企业也存在不正规现象,相差近一倍的钯金当成白金(铂金)出售,合成玻璃竟然当成猫眼叫卖。
小企业“兴风作浪”
据广东省珠宝玉石及**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东省珠宝市场一直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大型商场和企业越来越规范。但是,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一些小型珠宝企业“兴风作浪”,珠宝玉石行业的消费争议案例逐年增多,广东省珠宝饰少售市场仍存在着许多消费陷阱。
小编点评
比如将经过充填处理的翡翠称为“真色真玉”,用名称上的真掩盖事实上的假;将足金标为千足甚至万足金,将要求进行裸石分级后方能进行销售的1克拉以上钻石不进行分级即进行销售,从而达到欺骗消费者、牟取**的目的。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切莫将节日饰品当成玩具产品 下一篇:锦州黄金饰品消费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