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收礼反应大不同
- 吴奶奶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有次去一法国人家中做客,走到半路突然想起来没带礼物,考虑到交通堵塞,就只好空手前往,但我知道这样的确有点失礼。不过,轮到我请他和其他朋友吃饭,他也如法炮制,没带礼物,这就是对等原则。但是,虽然礼尚往来的礼赠理念是相同的,礼品赠送中的对等原则也是相同,但具体到送礼行为,还是大有不同。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尤其是商务往来的日益增多,我们很有必要了解这种送礼文化的差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尴尬,甚至误会。
收礼反应大不同
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们接受礼物时往往并不喜形于色,且不当面打开礼品,认为这样做非常不礼貌,而且会给人留下“贪财”、“贪婪”的印象,或让人感到对所接受的礼物过分在意。往往是在客人离开后,或回到家后悄悄打开礼品。
与此相反,在西方,人们在接受礼物时,想到的先是感谢。因此,为了表示谢意,他们往往会当面小心地打开礼物,大呼小叫地称赞一番,激动时还拥抱你一下,与你同时分享快乐。有时在结婚庆典上,主人还将客人送来的礼物展示一番,以增加喜庆的效果。
礼品和纪念品,这是中西方送礼文化表现出来的差异。但并不是说某一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就**好于另一种文化。
其实,中国人和西方人往往具有相同的心理,只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比如,在送礼和受礼时,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礼品所表现出的兴趣是一样的:送礼者都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送的礼品,而受礼者也都因为接受了对方的礼品而高兴。
然而,中国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很大的自谦,在送礼时常常故意贬低自己所送礼物的价值。即使送给对方的礼品价格昂贵,也要说一声“区区薄礼,不值一提”。这种以否定的形式来**自己所送礼品的价值,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他们不懂得这种绕圈子的说法,或者说,无法悟出否定中隐藏的**意义。
西方人的表现形式却相反,他们总是对自己准备的礼品采取赞赏的态度。他们会告诉你这是从哪儿买的,经过了多少周折,或者制作工艺多么复杂,多么不容易,总之是希望你能喜欢。在接受礼品时,尽量表现得对你的礼品很感兴趣,对你的送礼行为表示感激。
关于我们的送礼文化,笔者曾亲身经历过一件有趣的事。
有一次,某个的代表团访华,在一番送礼仪式后,外方的接待人员找上门来,跟我们急了。因为我们送的礼物档次较高,他们没有准备这么好的礼物回赠,因此感到没面子,不对等。
小编点评
这件事情提醒我们,在和西方人士的礼品往来中,必须考虑到受礼人的心态和承受能力。尤其是在外交场合,相互赠送礼物讲究的是对等,而我们有时却忘记了这条“潜规则”。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国内外送礼目的大不同 下一篇:后世博旅游纪念品值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