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出来的柴油都去了哪里
- 吴奶奶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自十月份以来蔓延各省市的“柴油荒”至今没有缓和的迹象,而对于引发“柴油荒”的原因,无论是拉闸限电说,还是天气说,检修说,以及供需失衡说等等,很显然都无法解释在目前的情况下引发的这种的惶恐。
中国的柴油到底去了哪里,这是大家目前关注的,是真正产能不够,还是有人囤积?答案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自然不同,如果真的是产能不够,库存巨降,短期内要解决恐怕很难,但如果是产能本身没问题,而是因为流通环节的囤积导致缺油,解决起来相对简单一点。根据统计局的统计,1到9月份,各省市柴油的产量同比增长了15%左右,前九个月产能达到8900万吨,这么一个产能,应该说,和去年比,供需平衡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知道,去年因为金融危机,中国的柴油消费量破天荒的出现了年度的下跌,排除这个因素,总体而言,中国的柴油主要用于工业、农业和大货车等货运,每年的表观消费量总体是比较稳定的,即使今年的工业增加值平均保持在15%左右,也和今年柴油产能的增长是平衡的。因此,在产能稳定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柴油荒,要么是需求暴增,要么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现在看来,产能是没有大问题的,那么,生产出来的柴油都去了哪里?
简单分析一下目前流行的一些说法:一是拉闸限电导致柴油发电机用量增加,导致柴油需求猛增,这个理由,现在基本已经证明,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拉闸限电可以导致如此大规模的油荒;二是炼油企业检修减产,这个原因更解释不通,因为我国的柴油产量总体而言同比增长了15%左右,而且,设备检修是每年的事,但像今年发生如此规模的柴油荒,还是的;三是柴油批发价和少售价的倒挂,目前,柴油批发价已达7800元一吨,而少售价折算下来每吨才7475元,在批少倒挂的情况下,加油站当然会出现无油可供的情况;其四,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尽管10月26日,发改委上调了成品油的价格,但在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国内外油价预期看高,使得石油巨头炼油成本提高,炼油的积很性下降,主动减产保利,而在一个垄断的体制下,很显然,这是任何一个垄断巨头都会做出的理性的选择。
尽管在各方的压力下,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都积很表态要进一步提高柴油供应,并且采取了积很的措施。比如,中石油11月将保持原油日加工40万吨的历史水平,柴油计划生产量较10月每日增加1万吨,达到日均16.8万吨。中石化11月计划销售柴油同比增长23%,生产柴油同比增长11%,并进口柴油弥补国内供需缺口。但很显然,这种应景式的表态既不能缓解当下的油荒之近忧,更不能性的解决再次出现闹剧式的柴油荒的远虑,在一个垄断的供应体制下,垄断巨头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制造全面的柴油“恐慌”,即使出于外界的压力暂时压制自己的私语,但垄断的体制不破除,这种人为制造的油荒随时可能降临在我们的头上。
一而再,再而三的“柴油荒”等,的确在倒逼石油等垄断领域的改革进程,如果不破釜沉舟,推进成品油生产、销售和价格机制的真正市场化改革,迟早有一天,垄断巨头将制造骇人听闻的短缺的人祸。
小编点评
既然对炼油企业每年给予大额的补贴,既然几大石油巨头牢牢的将成品油的生产垄断在自己的手里,却又不能支持起码的供应,那就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或者让贤,让别的不再使我们受短缺之苦的企业来生产供应柴油吧,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变速范围很出多数6档变速器 下一篇:红木家具“身价”合格率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