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越重越安全?NO!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树佑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篮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高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姚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龙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依萌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珠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文丽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在传统观念中,同一级别的汽车越重越安全,这一观念甚至左右了消费者的购车习惯,认为车子轻就不安全。导师表示,汽车的重量的确与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二者并非一对矛盾。事实上,汽车的安全性对于不同部位有不同要求。“比如没有缓冲区的左右两侧,必须通过碰撞钢梁等刚性车身来提高安全性。而对于有缓冲区的前后部分,保险杠、发动机、行李箱的吸能更加重要。”
另外,车辆的安全性主要在于事故发生时对人员的保护,而不由对车的受损程度来衡量。“重量大的车跟重量轻的车碰撞,重量大的车受损程度比较小,但是人员的受损程度跟吸能式车身设计,以及主被动安全配置有密切联系。现在很多车都使用下沉式发动机等,就是为了发生碰撞时,发动机自动下沉,不会对乘客造成伤害。”
因此,轻量化技术本身并不与安全性相矛盾。真正安全的车身应该是“该刚性时就刚性,该变形时就变形”。只是在实际中,可能一些车型的“轻量”并不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是所谓偷工减料,这样才会影响到车身安全。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更多涉及内在的结构设计和轻质材料的应用,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层面,都属于消费者看不见、摸不到的范畴,不像外观、节油性、五星安全碰撞那样能让消费者直观地看到或者感受得到,这也就给厂家以此宣传新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马自达睿翼2.0就是以轻量化技术挑战传统观念的一款车,但是,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于洪江在宣传上也大费口舌,反复强调:“瘦身”后的睿翼在安全性上并没有降低。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汽车轻量化 消费者说“不懂” 下一篇:开饰品店易误入哪些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