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售教父家乐福叫板中粮
- 张嘻嘻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据经济之声报道,家乐福和康师傅的纷争还没有结束,家乐福的供货商里再度曝出不堪其重压的消息。这一次,叫苦的是**中粮集团旗下的食用油品牌福临门。
问题一:家乐福和福临门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福临门为什么叫苦?
福临门和家乐福近在进行2011年的年度合同谈判,据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负责粮油销售的副经理孙晨亮介绍,这场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谈判从合作的奖励、进场费用,到具体海报宣传、货物上架摆放等细节,都需要一一敲定。家乐福希望福临门把供货价格定得再低一点,但是粮油的腰包不瘦本身并不是很高,所以双方都不愿意让步。经历了一个多月时间,孙晨亮终和家乐福北京区负责人谈妥了终合作协议,主要涉及北京地区的18家家乐福门店。
合同虽然签了,但接下来如何让这18家门店能够真正执行它们与家乐福城市采购中心签的合同,对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来说是更头疼的事,因为如果他们不给各门店课长塞钱的话,他们就不会好好备货,或是不给出大宗。
据孙晨亮透露,他所接触的这18家门店中,门店管理人员收黑钱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以前一个课长一个月只要几千块钱,现在都翻番了,数额已经高达2万了。因此福临门叫苦也就不奇怪了。孙晨亮抱怨这些门店简直是要命不要钱。
据了解,福临门与家乐福总部2011年的总部合同还要在3-6月间才能商签完成。等待福临门的,想必还有一场场鏖战。
问题二:家乐福采取的是什么样的营销模式,为什么要和供货商进行这样的博弈?
家乐福过去是少售行业的标杆企业,曾有“少售教父”美称,它的商业模式一度也非常成功,就是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创收。家乐福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有业内人士透露,家乐福收取的进场费占到它总创收的50%以上。但是传统意义上来说,少售商的腰包不瘦应该来自于购销的差价,而不是“进场费”等非少售业务。因此,这种蜕变的商业模式对家乐福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渠道费用成为少售企业的主要创收来源时,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它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供应商对家乐福通过收取大量进场费创收的模式意见已经非常大。在其它一些,家乐福因此受到惩罚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
比如在韩国,在1998-2001年间,家乐福对韩国供货商的各类不合理收费高达1.36亿美元。按照韩国法律的规定,大规模销售性企业在进行促销活动时,与商品不直接相关的费用不得要求供货商承担。因此,韩国政府曾三次对家乐福进行罚款,总额达100万美元左右。在2006年,韩国供货商就家乐福收取大量入场费向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投诉,家乐福再次被处以146万美元的罚款。2007年4月,家乐福不得不卖出了它在韩国的公司,退出了这一市场。
有在韩国折剑沉沙的经历,目前中国供应商的讨伐声也是此起彼伏,家乐福是否该对这种盘剥供应商取腰包不瘦的商业模式进行反思?
其实不止是在韩国,近两年家乐福在很多都是节节败退。2009年,家乐福宣布退出进入不足一年的俄罗斯市场;2010年3月,家乐福完全撤出打拼了10年的日本市场;2010年4月,家乐福转让了在葡萄牙的524家少售店;此后又陆续让出了意大利南部市场。事实上,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处境也已经不理想。家乐福虽然在2010年并购了河北保龙仓超市,门店数达到了182家,但和国内外的沃尔玛相比,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有加速下滑的趋势。如大连、西安等多家门店关停,去年6月,有青岛供应商以收取进场费和拖欠货款为由将家乐福告上了法庭。
业内人士认为,家乐福这种依靠盘剥供应商的商业方式,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的时候,确实有助于实现面向消费者的低价策略和少售企业自身的高创收,但在竞争对手快速完成跑马圈地的过程后,和供应商关系的不和谐已经在拖家乐福中国市场的后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家乐福管理采购中的商业贿赂现象,已经严重毒害了家乐福的成长。因此,家乐福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也许我们可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编辑点评:家乐福和康师傅的纷争还没有结束,家乐福的供货商里再度曝出不堪其重压的消息。这一次,叫苦的是**中粮集团旗下的食用油品牌福临门。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芳香饰品就属于个性化新贵 下一篇:可以用个性鲜明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