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品业缺乏“品牌”概念
- 贺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金融风暴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出现了回暖的迹象,然而,御寒、解困、突围、过冬等等一系列颇具冲击力的词语依然没有离开饰品企业的视野,面临马上到来或正在进行的行业洗牌竞争,我们该何去何从?
“每个人都意识到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在亚洲,人们对上一次金融危机仍然记忆犹新。在那些年里,我们发现人们更愿意在特别商品上消费,就是那些很有声望、很富魅力和感觉良好的商品。”香港连卡佛百货公司时装总监莎拉•拉斯顿认为,当再次面临危机的困境,消费者在购买作为半必需品的饰品时,自然而然会选择品牌。
我国饰品业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多以家庭作坊式和小规模加工生产的饰品企业并没有“品牌”这个概念。
大家都知道,设计是饰品生产的核心,而要建立一个专职的设计研发机构必将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这并不是一般的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因此,他们多采取“模仿”的方式,既不用耗费高昂的研发投入,也能够得到消费者的亲睐,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制造”给中国冠上了很级模仿大国的帽子,任何商品、任何品牌,只要有模型,中国就能模仿制造出“山寨”版,甚至与品质无差。因此,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饰品往往备受外国市场的亲睐,这也是我国外向型饰品的优势所在。
然而,这股“模仿潮流”的捷径之后,却使我国饰品业面临了巨大的风险。一味地模仿使我国的饰品业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倾向,由于缺少核心设计,缺少核心品牌,饰品业只能依靠生产环节创收,以“大卖”的模式开拓国内外低端市场。所以,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价格战成了他们的主要营销手段。而由同质化导致的这种营销手段又在金融风暴中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价廉质简,大卖”的思维定式以及国外市场急剧下降的市场份额的矛盾渐渐加深,使这些企业不得不再次压低价格,然而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提升等问题几乎将这些企业的**空间榨干,价格变得不能再低,偷工减料的应急措施也使很多企业失去了原有客户的信任。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饰品业面临着市场的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叶子)
上一篇:饰品的基本发展趋势 下一篇:饰品市场主要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