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传统大玩家
- 李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在金价暴涨的2010年,中国**一举完成了三起国内并购和一起海外矿业投资,黄金储备量从2009年的15.75吨一跃而至135吨。中国**CEO戴小兵透露,2011年中国**还将持续并购,黄金储备资源将达到300多吨。很快它将跻身中国的企业行列。
中国**是企业中的新面孔。在黄金行业工作20多年的中国黄金协会秘书长张炳南,都没有听说这家公司。2009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中盛粮油宣布改组为中国**,从事黄金开采和生产业务。这是一家完全以整合资源为核心能力的公司,它的民营身份和推动整合的能力令人侧目。
这家出手很快、来头不小的公司,实际上从2005年起就开始在各省市筛选。戴小兵并非行业人士,而是资本市场高手,在A场他还重组过一家传媒类公司。
1990年代改革初期,由于金价低迷、各种改革思潮的影响等多种原因,放开了的开采权,大量散落民间。这些矿山的店长大多数是改革之初批富起来的人,他们对黄金的认识很有限。“当初他们是以很低的价格买到的,现在他们是按心理价位卖出。”戴小兵说,他们只知道跟着矿脉开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也不敢在勘探上做投入。
并购整合一直是这几年黄业的主基调。张炳南提供了一组数据:2003年各省市有1200个企业,总产量约200吨;2009年产量是340吨,但企业只剩下700多家。即便如此,他认为中国黄业起点太低,集中度仍不高,往往一个矿脉上分布着好几家开采企业,造成资料浪费和环境破坏。“国内外上的公司一年的产量就是200多吨,我们一个才340吨。”他说,企业整合还在继续,未来的五年整个情况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一些在国内外上有竞争力的、综合性的企业。
国有企业在行业占优势。其中排名靠前的中国黄金、山东黄金、招远黄金、紫业、灵宝黄金等,都是国有或者地方政府主导的企业。这几年频频的收购兼并,它们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为显著的是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目前可开采的黄金资源总量已经达到1300吨,占各省市的1/4。
在刘山恩看来,这些都与牛市有关。“牛市一来,企业的腰包不瘦猛增,大家一看你了,给钱的就多了。”刘山恩说,“有钱了,能干的事就多了。”这些大企业中,很多已经将产业链纵向延伸到精炼、饰、黄金销售、黄金投资,甚至延伸到黄金旅游文化。中国黄金已经在北京、上海开了黄金产品旗舰店,一些加工企业为它贴牌生产黄金饰。此外,2009年黄金生产企业生产的银将近1000吨,铜很过10万吨,锌、铅很过20万吨。
“黄金产业无论上中下游,资本密集型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张炳南说,以往矿业和黄金加工企业都属于艰苦行业,“现在越来越体现智力密集型的特征,越来越有更高水平人进入这个行业。”
黄金饰加工制造行业,一直是潮汕人的天下。在深圳水贝,潮汕人的家族企业掌控着国内外的黄金生产基地。由于传统的原因,黄金一直是潮汕人擅长的行业,世代相传。深圳的这批家族企业中已经出现了一批销售额过百亿的企业,比如百泰、粤豪、翠绿等等。水贝的大部分企业有给香港珠宝品牌代工的经历,很多企业也开始在各省市各地的商场开设专柜,学习香港珠宝的品牌之路。
在深圳珠宝秘书长杨绍武的印象中,2005年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解决了银行对黄金加工企业的问题之后,水贝的黄金加工才获得快速发展。现在借力资本市场已经成为这些加工企业的选择。2010年1月28日潮宏基以71倍的市盈率上市,这件事对于那些保守、精明的潮汕人是个刺激。现在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加工制造企业已经有5家。张炳南认为,黄金加工制造行业越来越呈现两个趋势,一个是大规模制造,这些过百亿的企业会越来越大;第二个是个性化的品牌,就像意大利的那些规模不大的品牌,满足个性化需要。
编辑点评:2011年中国**还将持续并购,黄金储备资源将达到300多吨。很快它将跻身中国的企业行列。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洽洽食品IPO正式启动 下一篇:烟花致人伤亡必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