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机械设备使用效益的渠道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设备购置经费的逐年增长,企业机械设备的技术条件得以加强。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弊端严重影响了企业设备使用效益的发挥。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这些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其效益,是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抓好计划论证,注重机械设备的适用性
计划论证是机械设备购置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认真对待。机械设备计划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编报,在制订年度设备计划时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任务、规划、现状和经费情况,优先安排常规和急需设备,并按照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支持好重点单位和项目的建设。设备购置前要组织有关导师进行合理的论证。论证其购置的必要性,进行使用效益的综合性预测分析,对企业现有设备的数量以及使用情况作详细的调查分析。由使用单位和设备工程人员共同进行市场调查,从设备的功能要求、选型情况、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论证工作做得不好,势必会因不符合使用要求、质量不佳和售后服务不好而造成设备闲置浪费,发挥不出该设备应有的使用效益。
2 加强协调,促进企业机械设备的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对不同用途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
2.1 采取集中管理,企业整体调度使用。对使用面宽、使用量大、维护保养要求高的机械设备,可采用集中管理,整体调度,开放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2.2 扩大使用范围,实现地区资源共享。积很建立企业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加速大型机械设备的社会化,开展多方面的社会科技活动,走出企业,走企业和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同时,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很大地提高了企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益,不断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制定设备调剂规定,疏通设备流通渠道。由于企业的重组变动和改革等因素,会使某些仪器设备在一些单位搁置或使用率低,某些单位却又急需该设备。单位之间沟通渠道不畅,信息闭塞,且思想观念守旧,认为机械设备为单位私有等原因,使得机械设备的调剂比较困难。因此,要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设备调剂管理规定,逐步疏通设备调剂渠道,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树立开放使用、共享资源的观念,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机械设备的资源配置及运行情况,适时做好科学、整体的调配使用,做到设备的合理流动,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催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在设备使用调剂的过程中,为保护出资单位的利益,加大设备调剂使用的流通力度,对积很主动参加闲置设备调剂的单位实行有偿调剂。如调出的设备为上级出资购置,在下年度设备计划中给予适当倾斜;如为自创经费购置的设备,将给予适当补偿。
3 落实维修经费,加强维修技术力量
企业机械设备普遍存在维修难的局面,一方面使用人员对设备的性能、结构不尽了解,常因使用不当,造成故障率较高;另一方面,专职维修队伍因受编制限制,维修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另外,维修经费不能及时解决也是造成机械设备故障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重视维护和维修,支持设备的有效运行。
3.1 管理部门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支持必要的维修经费,落实维护维修人员,加强维修技术力量,适时督促和加强维护、维修工作,减少带病使用和待修状态。积很推广预防维修,进行定期维修和维护、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2 根据设备种类,保护维修技术人员。针对维修技术力量薄弱、维修技术面相对狭窄的特点,依据设备的种类情况,在依靠企业的同时,走维修社会化服务保护之路,有针对性地向社会公开招聘维修技术人员。设备管理部门与所有维修点约定奖惩措施,维修费用与设备的返修率、服务质量挂钩。
3.3 开展横向合作。合理利用技术力量,扩大维修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合作,相互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有偿维修,双方的仪器设备维修费用实行即时记账、定期结算、互相抵消的原则,减少维修经费支出。
3.4 设立维修,成立特色维修点。为支持维修经费的落实,解决维修难的“瓶颈”问题,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可以设立维修,成立特色维修服务网点,切实有效提高专职技能。
4 利用信息反馈,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反馈调节机制是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在于依据过去的或现有的实际情况,调整未来的行动。能否及时准确的接收、处理和利用各种反馈信息,是反映设备管理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能否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根本环节。机械设备的管理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到决策机构,可以使决策者充分掌握设备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设备购置提供准确的依据。设备管理部门应把日常管理中收集到的信息,诸如:现有设备的种类数量、设备的使用性能、日常故障,配件价格及购买等情况加以归类并汇总、整理,及时提供给决策层并提出建议,使决策者在决定设备购置方向时能有的放矢,以免影响设备的使用、维修或造成重复购置,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要利用档案管理和设备调查的信息,指导管理工作。
5 加强“人”的管理,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技能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益,即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效益、出质量,管理的实质是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如何使设备地发挥出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管理的奥妙是如何能够把一个人的潜能调动到限度,把一个人的能量尽可能大地发挥出来。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有形”的贴在墙上、锁进柜子里或者将一切进行组织化和文件化,而是以“无形”的意识装在人的心里。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仅要做好计划论证、采购、使用、维修和档案管理等环节和制定详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工作者的管理,因为设备本身只不过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被动因素,而广大的工作者才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管理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动因素。
因此,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要工作是加强“工作者”的管理。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工作者的积很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设备的使用水平,让他们参与到设备的日常管理中来,并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功能开发和改造升级,延长使用寿命,挖掘设备的潜能,从根本上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提高提高企业机械设备使用效益是一个漫长的需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者共同努力去解决的复杂过程,只要我们认真抓好计划论证、使用协调,支持维修经费,加强技能和技术的培训,开展与兄弟单位的横向合作,促进机械设备的社会化服务,机械设备能够不断发挥出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编辑点评:加强技能和技术的培训,开展与兄弟单位的横向合作,促进机械设备的社会化服务,机械设备能够不断发挥出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网络通信原理是有什么构成的 下一篇:水电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