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镂空艺术镂空表的魅力
- 张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早在怀表热炒的时代里,镂空艺术便已是与珐琅艺术齐名的至高制表技艺。游离于似透非露、若隐若现之间的微妙标准,造就了玲珑剔透、倾倒众生的镂空表。让我们揭开时间的面纱,去探寻镂空表魅力所在。
在所有描述女性绰约之美的经典影像中,恰到好处者大约都难以逾越白居易笔下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或梦露《七年之痒》中的以手遮裙。假若手表一如丽人,那么镂空表所具有的视觉魅惑,则正如一具活色生香的诱人胴体在蕾丝、雪纺或面纱轻掩巧饰下所展现的曼妙身姿。它既不像正装表般自持傲慢,也不像镶钻表般雍容张扬,但恰是这游离于似透非露、若隐若现之间的微妙标准,却造就了玲珑剔透、倾倒众生的镂空表。
自钟表问世之日起,才华横溢的设计巨匠们便开始为机芯中齿轮、拉杆和弹簧间的相互作用而着迷。他们将手表机芯中的各种夹板予以镂空,以展现深藏于作品内部如芭蕾般曼妙的出色舞姿。在日复一日的雕琢与演绎中,别具一格的镂空表艺术也便就此诞生了。
镂空表不仅具有着令人赞叹的艺术造诣,其玲珑剔透的曲线更创新鉴赏者透过由时、分、秒组成的微观国内外揭开时间的神秘面纱。为实现这一终纵目标,镂空表的设计师需要穷尽无穷的耐心、非比平常的艺术天赋和很凡的工艺技巧,才能完成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透视结构。正如一件晚礼服的雍容华贵不仅来自于恰当的剪裁,在对手表进行镂空处理之后,能工巧匠们还必需在其上添加很尽柔美的雕花饰纹,才能限度地突现其华美,并使鉴赏者不管透过任何角度,均能赏识到射入机芯中的光线。
镂空表的艳后传说法国历史上有“赤字夫人”之称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与镂空表的故事,大概也是国内外钟表史上令人着迷的效果。1783年,深受王后器重的闻名钟表巨匠路易宝玑收到了一份来自王后护卫官的神秘订单。订单要求宝玑要为王后制作一块集合当时所有复杂功能的怀表,并尽可能采用黄金来打做作品中的每一处细节。于是,一只结合了三问报时、万年历、时差、动力储存显示、金属温度计、独立中心秒针、小秒显示以及一系列当时钟表领域重大发明的镂空怀表就此诞生。
在这只编号为160的怀表中,所有的轴承都完全采用蓝宝石水晶制作,表壳施以纯金打造,并拥有白色珐琅表盘及一块自然水晶表盘。尽管玛丽王后怀表在完成之后成为了当时为复杂的怀表,但王后却未能有幸亲眼赏识到这件作品。漫长的制作过程使这只怀表直到1827年才宣告完成,当时不管王后仍是宝玑先生均已离世。
与珐琅这种借助其他艺术形式赋予钟表形态之美所不同的是,镂空表的艺术成就完全来自于钟表本身。其英文原名“Skeleton(骨骼)”,便是试图藉以形容镂空表所具有的骨感之美。
编辑点评:纯粹的镂空表并非简朴地将机芯结构暴露于表盘之上,而是需要凭借雕琢者的精湛技艺,尽可能多地剔除机芯中的金属板,并通过细腻的轮廓、布局和线条以及华丽而繁琐的润饰展现出其所具有的艺术造诣。
(责任编辑:化十)
上一篇:ART DECO装饰主义珠宝手表 下一篇: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