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众车企瞄准更高产销目标
- 勾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德会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慧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茂刚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草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傅先生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叶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峰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根据统计显示,2015年的一年,仅排名前十的车企——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吉利,所制定的年产销目标就已接近3000万辆。
在确定中国汽车产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扶持自主品牌、加快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推广大局后,国内众车企就纷纷瞄准了更高的产销目标。
1800万到3000万,面对这样的大跨度,业内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中国市场目前是否能够承载这样的产销规模?中国车企是否会陷入产销过剩的尴尬局面?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只有具备国内外竞争力的车企的产能,才可以规范到产能的概念里。”陈光祖说,“更何况,中国的年汽车市场容量已很过3000万。”
他算了这样一笔简单账: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在于农村。“目前农村市场的汽车增量在300万左右,而根据目前的估算,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000万——这也意味着,仅这一发展空间就达年增700万辆左右。加上出口的200—300万辆,3000万的销量目标“并不算高。”
“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汽车产能不仅不过剩,还存在不足的状态。”陈光祖说,“汽车作为一种产品,其根本的,就是要具备国内外水平、国内外竞争力,按照生产力的要求,达不到这个要求,就不能称之为‘产能’,差的‘产能’是要被淘汰的。”陈光祖强调说。
小编点评:中国汽车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不足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进一步加大在燃料方面的使用 下一篇:探究玛丽皇后二号的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