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其他>电子阅读器迷茫于数字出版

电子阅读器迷茫于数字出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刘小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导读:“忽如一夜东风来,电子阅读遍地开”,这用来形容2010年电子阅读器市场的旺热行情一点都不为过。

在Kindle的成功榜样之下,电子阅读器已然成为数码市场的香饽饽,硬件设备商、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竞相逐鹿。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有近400家公司进入该行业,其中品牌厂商超过40家;2010全年行业出货量占国内外总量的20%,市场规模仅次于国内外电子阅读器大市场美国。

巨头入侵加速洗牌

和2009年电子阅读器市场硬件厂商唱主角不同,2010年的行业闯入了不少“新面孔”。

中国联通的定制版电子阅读器上市期近,支持WCDMA网络。而中国联通并不是运营商中 “个吃螃蟹的”,早在2010年初,中国移动就正式推出3G电子阅读器,借助3G网络,用户只要持有电子阅读器,小说、博客、新闻等阅读内容都可随时上网更新下载。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推出支持移动阅读业务的400余款手机终端及8款电子阅读终端。

同样是在2010年,手握海量网络文学资源的盛大明确表态,未来战略核心将是电子阅读器。

在海内正版网络文学市场,盛大文学堪称屈一指的“巨无霸”。它通过此前一系列并购获得很过90%的网络文学资源,在内容上握有丰硕的。盛大文学方面透露,目前其所建立的 “云中藏书楼”已收录了大量版权内容,累计注入很过500亿字的文学作品、300多万部(本)原创小说和传统大卖书。

在2010年年底,上海世纪出版团体正式推出了国内外由出版机构出品的电子阅读器,打响了传统内容商进军电子阅读器市场的炮。此举不啻给其他的传统出版社一剂强心剂,让众多同行伎痒。

电子阅读器的诱人行业远景显然是吸引电信运营商、传统出版商这些“大佬”加入混战的重要原因。接下来,还将有新的玩家进入电子阅读器领域,包括当当、卓越这些传统图书电子商务网站,也包括像豆瓣这样以图书分享为主的社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好的平台、有足够的受众群和分销能力,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这些“巨无霸”的入局在推动电子阅读行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行业洗牌。“电子阅读工业链将来完全可能泛起上千亿量级的巨头,谁在工业链上把握主动,将取决于其综合实力和资源调配能力。在1~3年内,电子阅读器市场会泛起更多博弈。”易观国内外在一份分析讲演中总结到。

竞争转向内容

Kindle贸易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数目庞大的活跃用户和付费下载的版权意识。在卖出300万套产品之后,就会把阅读器的价格降到本钱之下,“比方一个用户一年会买22本书,每本书均匀10美元,所以它能够承受每台终端亏50美元。”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但在海内市场,用内容的腰包不瘦来补贴终真个模式还不可行。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在一次场合透露称,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厂商目前依然是通过终端售卖谋利而非内容,“现在我们是用终端电纸书的钱来养内容平台。”

然而,“终端养内容”的这种模式无法成为长久之计。跟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终端技术的进级,电子阅读器的腰包不瘦将不断摊薄,单纯依赖终端创收的模式难以形成竞争上风,内容资源的争夺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焦点。

改变已经悄然开始。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跟着贸易模式与平台的成熟、以及各方气力的加速进入,电子阅读器市场的竞争焦点已经开始全面转向内容竞争。

对这一点,刘迎建印象尤其深刻。眼下,汉王正加快内容资源建设的步伐,截至2010年10月底,汉王科技的内容平台——汉王书城上线电子图书已经达到近13万册,还有100多种各省市各地的报纸,200多种期刊。

“开放的商务平台,上游和出版社、出版机构、作者进行合作腰包不瘦分成,而下游则集合终端硬件厂商,整合上下游工业链的上风,必将成为电子书工业发展的未来,”在刘迎建看来,电子书市场的发展态势应该是“前三年靠终端创收,中三年靠平台创收,后三年靠内容平台创收”。

汉王书城的模式已经成为不少终端厂商的参考,不外终端厂商自己建立专属图书平台并不轻易。固然目前海内出版社都对电子图书抱着积很的立场,但是大部门的图书版权都仍旧在作者手中,因此厂商必需与每个作者单独谈版权合作,并且价格不菲。

另一方面,面临着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把握大量资源的出版社却有些为难。中国出版团体数字传媒公司总经理刘成勇曾这样说道:“出版社现在没有平台,没有技术,我们是想打造数字出版,但是离建成还远得很。”

不外,“电子书工业逐渐从终端硬件创收模式转向内容创收模式,这将改变整个电子书工业的竞争格式,”易观国内外分析师孙培麟以为。

编辑点评:内容如何与数字出版结合,如何能转化为新一轮的经济效益,内容方仍然处于迷茫中。海内各大出版传媒团体正在积很探索着,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满足的样本可供参考。

(责任编辑:化十)

标签:

上一篇:小家电业将步入智能时代 下一篇:家电市场有惊有喜皆是空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