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机制与解决买家需求
- 范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冯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师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罗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宫政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宫政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蔡小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关磊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3060368048郑磊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修启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宋志宇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自愿减排交易活动在中国已有比较长时间,但成交数量很小,据本报记者了解,迄今为止,中国一家环境交易所的自愿减排成交量不过几十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今年6月底,在联合国EB注册的中国CDM项目中,有258个获得减排量签发,总签发量相当于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其实CDM项目就相当于发展中自愿减排,不过,气和通碳资产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耀麟对这种说法并不完全赞同,他认为,CDM项目有利益的驱动,是有经济的考虑。
自愿减排如果单纯为了社会公益、责任感来做,不但没有经济收益,甚至要增加成本,这样的交易很难推动的。
如果要发现、引导市场需求,就需要考虑定价机制。目前,自愿减排交易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基本是减排量交易的买卖双方企业协商定价,“你情我愿”。少数项目在国内环境交易所交易,但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在环境交易所网站上,难以找到自愿减排的价格信息。
“可能的自愿减排量定价机制是基于减排项目的减排成本定价,在覆盖了减排项目开发及运营成本的基础加上项目业主合理利润作为减排量价格。这种定价机制需要政府制定相关规范,由指定机构进行评估,给出减排额度的参考价格并进行公示。”国航方面说。
小编点评:其实需求不是通过解决的,而是通过发现的。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们开始考虑自愿减排。市场应该做的事情是用规范、公平、公开、公正、便捷的服务渠道,让人们自愿减排的需求得到满足。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深刻感受到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CCER标准体系规范 下一篇:从自愿减排到强制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