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视技术趋于成熟
- 段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从黑白到彩色,从高清到3D,人类对于视听感官刺激的追求从未停止。目前,几乎所有的彩电制造商都推出了3D产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3D技术已经成为各彩电厂家必须掌握的技术。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成本不断降低,3D电视的价格已经不再如当初面市时那般“”,3D电视将成为电视市场新的增长点。
从技术上看,目前已经上市的3D电视都采用眼镜式3D技术。眼睛式3D技术分为主动快门式和被动偏振式。主动快门式3D电视主要是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将略有差异的图像依次传送至3D眼镜,使左右眼交替接收画面,从而让观看者的眼前呈现出3D立体感。被动偏振式3D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有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这样就支持了左右眼获得图像的差异,形成立体效果。
据专职人士介绍,主动快门式和被动偏振式各有优势。主动快门式3D电视的优势在于能保持画面的原始分辨率,达到全高清,残影少,3D出屏效果突出,特别是配合等离子面板能够将画面效果做到。不过,这类产品存在闪烁问题,会令眼睛疲劳,部分人会感到头晕。而且,主动快门式眼镜笨重、价格昂贵、需要使用电池。主动快门式3D技术对屏技术要求不高,技术实现难度和开发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它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3D显示技术。容易造成眼睛视疲劳以及笨重昂贵的眼镜,是目前阻碍3D电视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
被动偏振式3D电视的优势是眼镜轻便、价格低廉、无需电池,同时不受环境光影响,无闪烁、色彩损失小、无收看视角限制。但被动偏振技术一直无法解决画面分辨率减半的问题。此外,由于必须在面板外层加装偏光层,所以传统偏振式3D面板成本高昂。因此,偏振式3D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影院等商业场合。
值得一提的是,LG Display于2010年12月发布了一种技术升级的新世代被动偏振式3D面板——“不闪式3D硬屏”。LG Display将其称作FPR(Film-type Patterned Retarder),即薄膜式偏振3D技术。据了解,它在保留了偏振式3D技术没有闪烁和重影、观看角度大的优点的同时,分辨率可达1920×1080,可实现全高清3D显示。LG Display不闪式3D硬屏通过技术升级,成本仅是普通偏振光式3D面板的四分之一,因而备受业界关注。
目前只采用主动快门式3D技术的品牌主要有三星、索尼、松下和长虹等,LG、**、TCL、海信、创维和康佳等企业同时拥有两种类型的产品。成功推出“不闪式3D硬屏”后,LG Display开始力推这种新型偏振式3D技术。目前,创维、康佳、海信、**、长虹、TCL以及东芝和飞利浦均已与LG Display展开合作。创维已经发布了几款采用该技术的3D电视,除此之外,康佳和海信等已做好部署,即将发布各自品牌的采用FPR 技术的3D液晶电视。
除了主动快门式和被动偏振光式两种不同的3D技术模式,在3D电视载体上,市场上也分为等离子和液晶屏幕两类。
外资品牌松下和国产品牌长虹一直以来都在耕耘等离子电视市场。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曦对《电器》记者表示,等离子电视由于采用自体发光技术,因此残光时间短,不易出现重影,同时,高色彩还原性、黑色表现力、大画面尺寸以及高分辨率,是等离子运用3D技术的优势所在。业内人士预计,借助3D技术,此前一直停滞不前的等离子产业可能迎来一轮新的增长。据了解,目前,三星、LG等企业也开始准备3D等离子电视的制造。
目前市场上,3D液晶电视仍是主流。据英国媒体近期报道,松下将于2011年5月向英国市场推出旗下LED背光3D液晶电视。据了解,该系列3D电视装配IPS液晶面板,并支持松下Viera互联网连接服务。
除此之外,裸眼3D技术也是近年来企业关注的焦点。但是,业内普遍认为,裸眼3D技术目前还不成熟,需要人们在特定位置以特定角度观看,而且造价昂贵,短期内市场化并不现实。某业内人士提出:“裸眼3D技术更加适合具有手持性产品,不适合应用于电视机。”
编辑点评:目前已经上市的3D电视都采用眼镜式3D技术。眼睛式3D技术分为主动快门式和被动偏振式。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张雨绮领衔众星参加Dior活动 下一篇:3D电视前景十分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