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品入华线上线下齐来
- 张志龙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大品牌网店试水中国市场,很大程度源自中国品消费者的年轻化趋势,传统媒体不再是年轻消费者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麦肯锡国内外董事安宏宇指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必须与其他市场有所不同,它们应更加注重新媒体,特别是社交网络的价值,品品牌商可以利用社交网络来实现与消费者的在线互动。”
从2010年起,品牌纷纷挺进内陆,疯狂“下乡”。仅去年第二季度的两个月期间,古琦(Gucci)就在郑州、济南、贵阳和太原等二三线城市开了5家门店;路易威登(LV)也加快了在长沙、青岛、厦门等地的开店速度。二三线城市日渐成为品巨头角逐的重要战场。
这与我国中小城市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紧密相关。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预测,到2020年,中国66%的中等腰包不瘦消费者将来自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在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消费人群可支配腰包不瘦可能会比一线城市更高,因而拥有更为强大的潜在购买力。
事实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门店成本之高也是品牌转战他乡的原因之一。由于一线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品牌之间竞争激烈,销售增长开始放缓。这个时候,品需要寻找更广阔的空间。
试水网络行销
除了落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外,品牌也将营销触角伸向了互联网。去年11月底,Giorgio Armani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地区推出电子商务渠道emporioarmani.cn,成为在中国推出线上商店的精心打造时装品牌。
在国内影响力的社交网站开心网上,悄然出现了Dior和Burberry的身影——它们相继开通了机构主页,粉丝数量已高达数十万。与纸媒相比,机构主页所呈现出来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文字、图片、视频结合在一起,能够提供同样精彩的购物体验。更为关键的是,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性,更利于品牌方去搜集和引导消费行为。此外,在iPad上,用户已经可以下载Gucci、Valentino等品牌的APP软件;LV也出现在热旺朝天的新浪微博上,这一切似乎说明,品声势浩大的圈地运动,已经从线下发展到了线上。
编辑点评:一些品品牌已经成立了新媒体部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到2015年才能很过日本成为国内外上品市场的预言可能会提前实现。
(责任编辑:化十)
上一篇:Facebook入华会铩羽而归吗 下一篇: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