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索具有特色的低碳模式?
- 张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重点行业怎么试水低碳模式?
面对“碳考”,纺织行业也感到压力巨大。无锡纺织行业找准方向,早做功课,在提高能效上下功夫,获得了试水“低碳”的成功。
无锡市纺织行业通过投入资金、改造设备和创新技术等举措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走低碳发展之路。无锡市在印染行业集中推介一批节能新技术,如大染整机等设备上安装变频器可节电20%,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及办公场所采用节能光源,可节电50%等,促进效果节能。宜兴乐祺集团实施1500KW差压发电技改重点项目,每小时耗气量仅100吨,对耗能设备实行差压电的节能改造,接通后并网发电,年发电量970万度,节煤1200吨,并能获益500多万元。
同时,纺织企业采用短流程无污染的环保型染料助剂,采用高明的印花技术,并通过复合技术工艺,使印染后整理工艺流程更短、碳排放更少、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性能更好,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幅改善企业生产加工环境,符合国内外低碳发展的潮流。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采用在线添加熔体直纺工艺,原液着色技术和无水印染,达到从投入到产出整个工艺过程无污染,从根本上规避了纺织产品产业链中污染严重的印染环节,实现污染少排放。
还有一些纺织企业抓住减碳机遇适时转型,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通过引进嫁接,产学研合作培育能源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转型之路。无锡前洲印染厂在节能减排压力之下,转投技术含量高,无污染、用工少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1亿元,引进国外高明设备和技术,招纳国内外30多名博士、研究生,成立**太阳能公司,开发生产太阳能电池,迎来了转机,除生产过程无污染外,现在企业用工已从原来的500人减少到200人,年销售收入从原来的8000万元提高到10亿元,不仅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更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降碳有哪些路径?
如何才能突破瓶颈降低工业碳排放?吴林海在调查分析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尤其是工业碳排放后,提出了3条可行路径。
一是坚持把高耗能行业作为工业结构调整重点,构筑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据统计,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前5位的高耗能行业,约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的70%左右。对高耗能行业继续实施“关、停、并、转”,强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技术改造。配合“863”计划,把碳捕获和存储技术作为国内外合作的突破口,展开深层次国内外合作,率先突破碳排放行业的技术瓶颈。
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构建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据调研,50%的企业需要政府帮助提供碳减排新技术,按照“优势互补、层级相配”的原则,政府带头组建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科研攻关组织,研发急需的碳减排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应重点支持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发。政府采取后资助方式优先支持具有产业化雏形、能够推广的共性技术项目,培育一批研发精心打造人才,不断完善项目与人才相结合的支持方式。
三是强化政策激励,为低碳经济提供制度保护。据调查,97.5%的样本企业表示政府对于低碳生产的作用很重要,希望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建议将目前省级财政设立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拓展为低碳经济专项引导资金,支持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与低碳技术研发。目前即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江苏省要抓住机会积很争取更多的试点,探索财政直补、实施差别化程度更高的电价政策等形式降低碳排放。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国内外饮用水健康标准 下一篇:查处建在垃圾场旁边豆腐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