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司掀起赴美上市潮
- 黄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邵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邵珠珠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芦文杰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思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陆少荣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辉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顾嘉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短短几个月内,中国互联网一下子冒出N多家可供国内外资本市场检阅的小巨头。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麦考林、优酷、当当网拉开序幕,中国互联网公司掀起一轮赴美IPO潮。360,上了,人人,马上。它们身后,还有开心、迅雷等十余家排队等候。
虽说中国互联网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估值,基本“惟美国是瞻”,但此轮IPO,中国互联网公司大有创新潮流之势,走在了老师前面。原因大概有二:一,经济危机时,中国受到的影响较小;中国概念受到资本市场青睐;二,中国网民数量欣欣向荣,2010年的上网人数已高达4.57亿,网民是中国上一轮(2005年)IPO高潮时的近5倍,很过了美国和日本上网人数的总和。“以前,中国互联网市场是针对几个数字猜测出来、被认为是有前景的市场,现在这个前景已经越来越变成现实。”正望咨询总裁兼席分析师吕伯望分析道。
相比前两波,这一波IPO潮的特点是多主题。波(2000年左右)是亦步亦趋美国的雅虎门户概念。第二波(2005年前后)主要是搜索和游戏概念,然后加上中国特色的SP。这一波则主要包括社交、视频、电子商务、软件服务、移动互联网等等。这说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更深更广,更深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它们在产品形态上基本都是2.0,可以称之为中国概念股2.0,对互联网格局的主要影响是拾遗补缺。”i**网创始人方三文说。
在互联网专项人士谢文看来,“这一次IPO潮解决了两大问题,其一是一些老大难公司、成立十几年的老公司上市了。其二是,电子商务破题,从0到1。”不过,仔细分析下破题的电子商务公司,无论是当当还是麦考林,它们都只是电子商务细分领域的企业。真正的电子商务巨无霸企业,比如淘宝、京东、凡客等均没有上市。这也正是这一波IPO潮的特点,真正体量巨大、具有改变产业格局的大公司较少,主要由细分领域的蚂蚁雄兵组成。已经上市的麦考林、世纪互联,融资规模一般;冲刺在IPO路上的世纪佳缘、开心网、网秦、迅雷等等,融资规模可能也不会太大,难以发展成为像腾讯、百度这种平台级公司。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波IPO潮会在明年上半年结束。大多数观察者认为,眼下那些体量大的非上市公司,如淘宝、京东、凡客都有各自的发展问题需要解决,匆忙去上市,反而难以拿到较好的融资价格,且公开上市后,由于透明化,受到牵制也更多。
如果非要在这一波已经或快要实现IPO的公司中寻找可能改变现有互联网格局的潜力企业,当属360、优酷和人人网这三家企业。巧合的是统帅人人网的陈一舟和周鸿祎、古永锵均是互联网老兵。不过这三家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现有互联网巨头的挤压。
当然,蚂蚁雄兵对整个互联网产业生态富有意义。它们的存在,说明中国互联网产业更加成熟,这已不是几个“”就能通吃的产业。话虽如此,但这并不能直接落实为每一家公司的价值。在当前投资市盈率高企的泡沫形势下,每家公司的真实价值尚需仔细甄别。
于是,就有了以下这篇中国互联网拟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感谢文中每一位向我们提供观点与判断的观察者。
(责任编辑:化十)
上一篇:百度逐步走向网络广告 下一篇:2011传统电子商务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