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PK LG 上演3D电视争夺战
- 简比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钰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左达吉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武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家庆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忠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婷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戴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龚小姐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2010年, 3D风潮席卷彩电市场,堪称为3D电视元年。“元年”过后,一阵“智能”风吹来。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向时代周报表示:“3D将成为电视一个标配,而智能化则是电视的竞争重点。”
各厂家大规模短兵相接,已分外激烈。而在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看来,“无论是智能,还是3D,竞争归根结底其实是三星和LG的竞争。因为他们几乎垄断了中精心打造电视的液晶面板业务。”
其实,三星和LG的争夺还不仅仅局限于液晶面板市场。
“3D技术毫无疑问是电视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家电行业导师刘步尘评述说。“但,其标准并未得到完全统一,围绕3D技术标准的争端一直未有停歇。
刘步尘告诉记者,3D成像的原理就是用两个摄像机模拟人眼观察事物的原理,拍摄两幅视角略有差异的画面,在播放的时候分别向人的两只眼睛进行输出。“裸眼3D是的发展目标。”刘步尘预测说。
经过一年的培育之后,3D电视形成了快门式和偏光式两大技术阵营,三星和LG分别是其中代表。
4月21日,三星在北京主导召开了“FULLHD全高清3D合作伙伴论坛”。 三星联合TCL、长虹、海信、、康佳等国内家电五巨头,以及日本的索尼、松下、夏普等主要彩电企业,联手力推主动快门式3D电视,并提出主动快门技术是呈现全高清3D画面的先吃螃蟹技术。
此次论坛结束的三天后,LG却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已经在国内外范围内停产快门式3D电视,未来LG所有3D电视产品均采用不闪式技术。对于此举,LG副总裁李廷汉公开解释说:“在今年初的CES(国内外消费电子展)上,LG确实仍采用主动快门式3D技术,但后来经过研发和比较,发现不闪式3D电视更加具有优势,所以改为全面推广不闪式3D技术。”
不闪式技术就是偏光式技术。据刘步尘介绍,偏光式3D主要原理是在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两眼获得图像差异,形成立体效果。“其的特点就是眼镜轻便、造价低廉,一副眼镜仅需百元左右,并且减少了3D画面的闪烁感。”偏光式3D技术已经在影院广泛应用,但图像效果略差,画面亮度会被降低,而且对刷新率的要求较高。相比之下,快门式3D技术所匹配的3D眼镜价格较为昂贵,价格一般在80**左右。
近日,松下则牵头组织了3D眼镜联盟,欲大幅降低3D眼镜的成本,将从此前的千元人民币降至9.98美元,同时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来让各品牌的3D眼镜可以兼容。
目前,TCL、长虹、海信等国内电视厂商均已采用三星的全高清3D面板,加入主动快门式阵营;而LG、创维等则采用偏光式技术。
根据奥维咨询的市场分析,偏光式3D电视在中国市场比重已由年初的5%上升到44%,而主动快门3D电视的市场份额则由年初的95%跌至56%。
“一台电视,液晶面板的成本占到了其中的60%”,陆刃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另外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大陆企业根本不具备独立生产研发液晶面板的能力。究其原因,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赵慧智指出,整合产业链资源效率低,家电企业中只有几个厂家涉及到了屏幕制造领域,整体的研发意识不高。其次,技术依赖性较强,核心技术掌握较慢。以3D电视为例,其核心技术全部采用三星和LG的技术水平,三星和LG占据大部分3D屏市场。
陆刃波断定,企业在未有完善液晶全产业链的情况之下,市场竞争终归还是三星和LG的竞争。“友达光电和奇美近年在液晶面板上不断发力,但是三星和LG的液晶屏仍是主流。”据一名某家电企业内部人士黄尹(化名)向时代周报透露。
三星电子大*区总裁金荣夏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的邮件采访时表示,面板是三星一直以来的优势。三星生产的TFT-LCD面板早在1998年就做到了国内外的地位;由三星主导,三星和索尼共同出资建立的S-LCD公司是国内外的液晶电视面板生产商。
在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赵慧智看来,三星和LG二者之间的面板技术不相上下。先,在7.5、8.5代线面板方面,二者优劣区分非常微小,因为7.5、8.5代线板的技术基本已经成熟,品牌优势成为市场口碑的主要原因。但是“三星优势比较集中在软屏方面,LG则集中在硬屏方面”。综合看来,三星和LG的液晶屏的优劣势区分并不明显。
黄尹向记者透露,创维、海信择用LG面板的较为平常,“但是也没有的固定。”像她供职的这家企业虽然一直是三星的“拥趸”,“但是LG的液晶屏也用过,只是后来谈崩了,同时也和友达光电和奇美有合作。”
尽管台湾的面板企业不断在大陆开疆拓土,“可是很多液晶屏还是用三星和LG的。”黄尹举例说,就55英寸 、240赫兹刷新率的3D液晶屏而言,友达光电也具备生产能力,但是供应量无法满足她所供职企业的需要。
可喜的是,国内家电企业正在潜心突破目前的窘境。4月22日,TCL集团公告称,拟投资1亿美元参与三星电子在中国苏州建设的7.5代液晶面板项目,占10%股权,该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三星电子占60%股权。
其实,在3D技术全面对决之前,三星和LG之间已在4月初有过一次公开叫板。
4月6日,两家巨头都选了这一天,并且都选择了上海,发布自己的全线产品,并且主题都惊人一致—都是“Smart Life”。只不过,三星译为“智慧生活”;而LG将之译为“智慧**”,均以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智能产品构筑起各自的2011战略。对此种巧合,三星方面表示,“Smart Life”战略早在去年9月份德国的IFA展会期间就已经向各省市内外发布,并且基于这个理念,三星逐步推出了盖世系列(Galaxy)智能手机和平台电脑、智能电视等等出众的产品,“对于其他企业的市场行为,我们不做任何评论。” 而LG一名中层行业实力品牌在与记者闲聊时,谈及此事仍然显得有点惊讶。
4月6日上午,三星和LG的新品发布同时在上海举行。 LG方面推出了从72英寸很大屏到42英寸主流屏、多达6个不同型号的智能电视阵容,三星则共发布了13款Smart TV智能电视新品。
“智能电视”概念热度急剧升温,缘起去年5月,GOOGLE联合索尼等,推出“Google TV”。 其后,各厂商陆续跟进。康佳、创维等都推出了Android系统的智能电视,TCL则推出了同时搭载Windows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很级智能互联网电视。而至今为止,智能电视在业内也尚未有准确定义。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微博上总结了智能电视的四个特点:通过应用程序商店实现电视功能的可扩展性,有互动的商业模式;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如语音、触摸、手势等;创新的用户界面和体验;有计算和存储功能的控制芯片。
“实际上,如今的智能电视是从互联网电视发展而来。两者一脉相承,互联网是它们的本质和基础。”刘步尘向记者介绍,“电视的根本着力点还应该是在视觉表达上,就如从黑白电视过渡到彩色电视,从2D技术进化到3D技术一样。”
无论怎样,众多厂商押宝智能电视已成事实。三星也野心颇大。早前,三星曾宣布2011年智能电视的发货量计划达1200万台,占国内外智能电视30%的市场份额。三星电子大*区总裁金荣夏充满信心,“我们拥有包括面板、芯片、LED在内的全产业链,由此我们占据了成本和技术的双重优势。”
编辑点评:3D风潮席卷彩电市场,堪称为3D电视元年。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谁才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老大 下一篇:调查称4成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