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的商用车板块
- 钟慧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茂刚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草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傅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叶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白峰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比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比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上海汽车光环下的第二个短板就是自主品牌的销量有限,自主品牌占2010年上汽的销售比例约在5%左右,这一比例在几大汽车团体中显著偏低。作为十二五起步的开局年,2011年上汽商用车的年度目标是20万辆。
抛开微车领域,上海汽车在商用车板块的实力较弱。
上海汽车的商用车板块,单从数目上看,其上风显著。
Roewe荣威品牌乘用车从中精心打造产品出发,高举高打已经取得初步的成功,那么旗帜光鲜地选择国内外为我所用汽车发展路径的上海汽车,其Maxus大通品牌商用车能复制这样的成功吗?
乘用车加快发展与商用车力求突破并举是上海汽车声称的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发展原则。 上汽通用五菱的微车每年很过100万辆的销售数目让任何一家企业都瞠乎其后。那么,以Maxus大通品牌发布开始,我们看到一条向上突破之路正在展开。要真正挺起腰杆还需要鼎力拓展自主品牌,但乘用车自主品牌打造已经不能拔苗助长,由此强壮包括Maxus大通自主品牌在内的商用车气力,已经是势在必行。 2010年,旗下的另外4家商用车制造公司: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和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共销售商用车不足15万辆,只占上汽团体总销量的4%左右。但是,光环之下仍是有短板,其一就是商用车板块。 2010年,其123万辆的销量就占了上汽团体总销量358万辆的35%左右。
小编点评:在中国的大型汽车团体中,近几年来,上海汽车在乘用车方面一直保持头名状元的位置,其两大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占据了乘用车企业前两名的位置,而后期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也后来居上,固然销量还不能同合资公司比拟,但是在品牌打造和溢价能力上已经是卓有成效。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品牌的命名方式也很为类似 下一篇:我国成阿根廷家电进口来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