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如何实战练习
- 杨洋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泳麒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天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聂天乐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吕雪燕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蒋京津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蒋京津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耿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燕小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燕小姐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世亿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苗馨月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大学应当主动关注和积很回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服务,其理由不言自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社会服务内容——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 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积很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发展高明文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很参 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等等,其实同时指出了社会对大学的需求。
将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功能,是国内外各国教育界广泛认同的理念。这三者互相补充又相互促进。今年7月发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鲜明地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并列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任 务。但现实中,人们却常常将三者分割而片面强调某一功能,眼下主要是重科研、轻教学,更轻视和忽视社会服务。
社会实践常常被缩水成教学实践,只是动手做做实验、参加一段时间的教学实习,至多搞几次调查考察活动,主要为了学点初步的、入门的实践技能,虽然这很有必 要,但不能停留在“入门”,师生都应该真正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基层,与各方人士打交道,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同时训练自己掌握社 会真正需要的实践技能。
开展社会服务是大学和大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相应地,大学选怎样的科研方向、重点和具体课题,又怎么更新专职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内 容,往往是在社会服务中发现和明确的。对老师和学生来说,社会服务也就是社会实践。以大学写作为例,如今教来教去、学来学去,始终还是记叙文、议论文,这 固然可以提高基本写作能力,但它们并不是社会所需的“文本”,比如演讲稿、专题报告、课题申请、宣传广告、营销策划书等等,这些“文本”怎么写好,怎么打 动人、说服人,都很有讲究,并非可以无师自通,但因为老师自己也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当然就无法把相关知识和能力教给学生,只能总让学生“虚拟练习”而不 是“实战练习”。
小编点评:深入社会基层,与各方人士打交道,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同时训练自己掌握社会真正需要实践。
(责任编辑:齐齐)
上一篇:体育用品市场竞爭加剧 下一篇:体育用品的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