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冰箱市场增幅放缓
- 美女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5月25日,由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和中电网联合举办、国美电器协办的“2010-2011年中国冰箱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我的绿计划-国美电器冰箱节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行业实力品牌,**、美的、**、海信、容声、澳柯玛、华日、日普、西门子、三星、松下、LG、BEKO等品牌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上,与会嘉宾对“宏观调控政策对国内冰箱市场的影响;日益成熟的三四级市场为冰箱企业带来的转变以及产能扩张形势下未来冰箱市场的成长空间”等行业热点话题的进行了交流探讨。
论坛上同期发布了《2010-2011年国内重点城市冰箱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认为,2010-2011年国内冰箱市场的主要特点为: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产品销售规模得以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产业发展方式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迹象,其中精心打造冰箱产品消费趋势化明显;三四级市场品牌竞争加剧。
2010年,国内冰箱市场销售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维持了整体向上的趋势,随着政策效应的减弱,2011年季度增长幅度明显放缓。《白皮书》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重点城市冰箱整体销售规模为230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28.95%。2011年一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冰箱销售规模435万台左右,同比增长8.24%,但增幅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但以一二线城市为核心市场的家电连锁卖场的冰箱增长率要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目前,国美等家电少售连锁卖场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的主流渠道,完善的分销网络,成为冰箱供应商重要的渠道合作伙伴。“2011年前四月,国美电器冰箱销售稳步上升,销售冰箱85万台左右,同比增长15.9%,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国美集团家电业务中心副总监江海介绍。
对于这种变化,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助理蔡莹分析指出,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对2010年国内冰箱市场整体销售规模的影响非常明显,这点可以与2009年以前的市场明显对比出来。但政策效应的递减也导致2010年第四季度增长趋缓,进入2011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增长态势延续了2010年四季度趋缓态势,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除了整体销售规模的变化,“政策也同时让不同级别市场销售、消费需求等方面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蔡莹指出,以旧换新政策让一级城市冰箱更新换代速度明显提升,家电下乡刺激了三四级市场冰箱销量的大幅增长,从整体冰箱销售结构的变化中可以看出,重点城市精心打造冰箱销售水平明显上升。
虽然冰箱市场整体销售规模增幅放缓,但蔡莹表示,从分级别城市销售规模变化、产品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国内冰箱生产、消费开始出现转折的信号,同时也预示着成为国内冰箱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开始。
冰箱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在 “家电工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被明确提出,而市场的调整迹象出现在2009年,《白皮书》中的数据与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冰箱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变化。
2009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企业与经销渠道逐步加大了对精心打造冰箱的推广与配合力度。到2011年一季度,3门、4门及以上冰箱、对开门冰箱销售规模增长幅度较快,其中4门及以上冰箱销售量、销售额增幅分别高出对开门冰箱73.51和66.23个百分点。单门和普通双门冰箱销售规模出现下行态势,其中单门冰箱同比下降57.67%,而普通双门冰箱出现负增长,销售量同比下降4.54%。
从渠道销售来看,国美电器卖场销售统计结果显示,进入2011年,3门、多门冰箱等是消费者热衷于问询和偏向购买的冰箱产品,2011年前4月,国美三开门冰箱份额额占比提升了13%,多门冰箱销售额占比提升了3%;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产品在低碳、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大容量等方面的性能非常关注。国美集团家电业务中心副总监江海表示,“这个特征体现了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在居住环境上厨房依然偏小,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占地相对较小的大容量、多开门、多温区的精心打造冰箱产品。但是在一线城市,对开门冰箱等精心打造产品销售增长迅速,表现出强劲的势头,目前,国美对开门冰箱销售额占比为23%,提升了7%。”
编辑点评: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产品销售规模得以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产业发展方式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迹象,其中精心打造冰箱产品消费趋势化明显;三四级市场品牌竞争加剧。
(责任编辑:少帅)
上一篇:Ferragamo新兴市场大肆开拓 下一篇:千变万化的施华洛世奇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