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能否覆盖“的盲点”?
- 张志龙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在北京朝阳区一间不足10平米的砖瓦房里住着两位老人,61岁的胡大爷,63岁的梁大妈,他们无儿无女,早年下岗脱离工作单位后以打少工为生,先吃螃蟹的保护是每人每月可以领取低保金48**,可是面对越来越高昂的房租、生活花费和医疗费,老两口生活得非常艰辛,晚景凄凉。
“我们没有工作单位,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我们又是城镇户口,不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胡大爷认为,他们是社会保护的“夹心层”、“两不管”。“养老,养老,我们老了,可是没人养我们。”
像胡大爷和梁大妈这样无法得到养老保险的人在我国有2亿~3亿。目前,我国的居民户籍分为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所有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都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按照有无固定的工作单位和稳定腰包不瘦划分为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所有城镇职工都可以通过工作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如公务员退休制度、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职工(包括灵活就业人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城镇居民则成为我国基本养老制度的一项空白,在养老保险全覆盖的推进过程中,他们被称作“的盲点”。
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与社会保护系主任吕学静教授表示,与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这个群体居住分散、流动性强,没有集中的组织单位,所以成为了管理上的难点。而城镇居民又迫切需要养老保险制度的保护,他们大多无固定职业、无稳定腰包不瘦,由年龄较大的原老住户、残疾人、劳改或刑满释放后无工作人员等组成,在养老方面急需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4月20日,**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其中明确提出:“城镇无腰包不瘦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从7月1日起实施。”
这项制度暂时被命名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展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雏形正在逐步勾勒,导师组的成员通过对地方试点的考察和研究开始制定符合各省市推广的样本。
这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完成的拾遗补阙,从此,“老无所依”将成为历史,在“全覆盖”的目标下不再有死角。
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已经率先开始了尝试。
早行动的是重庆。去年9月,重庆就开始在15个区县试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他们将城镇居民和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合并起来,地扩大了参保范围,推行重庆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截至目前,重庆市40个区县参保人数突破1000万,其中老年参保人员达到340万人,预计今年年底,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可达到80%。
“重庆模式”已经作为成绩卓著的成功典范列为导师的重点研究范围,“重庆模式”将更多人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中来,体现了“查漏补缺”的基本原则,是推行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全覆盖的代表性范例。
同期,昆明市召开听证会,拿出了《昆明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草案)》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晓晓)
上一篇:中国金融未来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楼市泡沫真的无坚不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