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波:震荡市“捡黄金” 低碳的创新品牌
- 李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梅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扒糕紫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兰妹儿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嘉正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福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5、6月的上海,依然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在经过了无数的约请之后,忙碌的石波终于在繁忙的行程中给我腾出了一个小时。在上海浦东长柳路的装修古典的尚雅小楼里,看上去略显匆忙的石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想要采访石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在公募和领域双丰收的石波,这些年来他的经典理论甚至被拥趸们奉为“圣经”,一些投资界人士也纷纷以石波的观点来作为谈资。这也让记者感到困惑,石波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更多想法?
震荡市“捡黄金”
“我近确实非常忙,都在忙着调研,市场低迷的时候正是我们忙的时候。”采访一开始石波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又不经意透露出自己近来的行程。
“我们的研究员都在外面调研,市场低迷的时候正是职业投资人忙的时候。市场低迷的时候正是泥沙俱下,也正是大浪淘金的时刻。”石波坦言道。
但这样的淘金并不易。石波认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两重天”,周期性的公司可能面临着预期不好,业绩下滑的压力比较大;成长类的公司如新兴行业、节能环保则跌出了的空间;在下跌的过程中,石波认为有两类企业值得关注,一类是下跌抵抗性的企业;其次是反弹成长性企业。不过在市场调整中,成长性企业遭遇调整反倒是一个好机会。“这类企业之前发行价比较高,但是经过调整,估值在回归。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介入机会。”
“我们是从一个长期的角度看问题,我们需要找到的是3-5年后仍然能够成长和腰包不瘦的企业。”石波在采访中一再腔调长期这个概念。在今年上市或准备上市的公司里,石波准备全部“走一遍”,并希望能从中找到百分之几的**。尽管这种**整体被高估,但是这类公司如果市盈率在40-50倍左右,成长性在50%以上仍将值得关注。
“巴菲特曾经说过,不要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多少,仅有意未来5至10年能多少。买一个长期来看能腰包不瘦的资产正是我们的理念,所以我们对我们的投资人说,我们很难支持短期内能腰包不瘦,但从中长期表现来看,我们是的。”石波自信地说道。
低碳行业的创新品牌
在提倡节能减排和打造低碳行业的之时,石波又走在了前面。尽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一波近期的调整中,石波所高配的新能源等板块让他们产品净值损失不少,不过石波表示他们仍将坚持。
“我们不投普通行业,普通行业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意义。我们看的是未来3-5年有10倍成长空间的行业。”石波如此对记者表示。
而这些行业在石波的眼里无一不是低碳行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
新能源先是石波这几年来关注的重点。而在谈到看好的理由方面,石波表示,5年内70倍的成长空间是这个行业吸引他的主要原因。
石波也向记者描述了一下他的新能源之路。
早在2008年,石波就“瞄上”了低碳经济和电器材料行业。他对低碳经济也有着自己明确的定义。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指标所定义的经济,把所有的行业、公司、个人等重新定义,从碳的减排量额度来计算到底是高碳还是低碳,这也是经济指标,用这个指标把所有的环境因素都换算成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其中还包括减碳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等。
“手机用的电池材料一般为3-5克,汽车用的电池材料是200-300公斤,公交车则要用到1吨左右。在新能源汽车中,汽车只是个壳,电池才是它的发动机。如果有100万辆型新能源汽车或电动车,电池材料行业料行业会有70倍以上的增长,这一数字到了2020年将是上千倍的增长,并且成长速度还会越来越快。国内外电池产业的产量目前只有1万吨,预计未来5年这个产业会有10万吨的需求。这个市场将有10倍的放大。这一点也在他走访巴菲特所投资的比亚迪时得到了证实。这让石波对这个行业充满了期望。
此外,石波认为,要投资拐点行业,还要看其空间是否足够大。新能源汽车符合这一标准,转型中的汽车工业所蕴含的2万亿美元的市场也足够吸引石波。
在谈话中,石波还提到,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是国内外的趋势,低碳经济中还会出现清洁煤技术,过去煤炭消耗太多。此前国内外70%的能源都来自于煤炭。煤炭是初级能源,转化为电力,今后清洁煤技术即脱脱碳具备很大潜力;污水处理也是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一块。水的污染也很严重、江河湖海治理花费很大经理,仅城市水处理就有700亿的市场此外还有原水的处理、海水循环水、工业节水等。绿化市场,垃圾处理、建筑节能这些低碳经济中蕴含的潜力都不可低估。谈起低碳经济中所蕴含的板块,石波如数家珍。
调结构引机遇
在记者提出的问题中,石波表示,他兴趣的是我国调整结构中投资人可以抓住的机会,在这个问题上,石波显然曾深思熟虑过。
“调结构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不但经济要调机构,也要调结构。”石波说道。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石波认为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二是减排放。“”即调房价,从以房价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创新为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让流水从房地产行业、产业链流入科技、创业的企业,包括创业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减排放则指对环境污染的行业增收环境税或者碳税。按照石波说法,这一问题已经到了“旺烧眉毛”的地步。而要解决着两个问题,有两项税是非征不可。一是物业税,二是碳税;物业税不征收,房地产泡沫会重现日本当年的景象,碳税如果不征收,新兴产业无法得到发展,资金也无法从房地产产业链流入。传统方式如果不改变,结构不调整,10个地球也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
“传统的市场结构式要受到打击。因为再不把房价、通货膨胀率压下来,就会出现泡沫经济。中国70%的流水来源都是来源于房地产。从房地产商和居民都是如此,圈块地涨腰包不瘦的结构不利于社会进步、发展。要成为一个现代的,必须是创新立国,必须把科技当做生产力。这一点从日本的产业结构可以看出、SONY、佳能是他们的企业;也可以从韩国看出,三星等企业是韩国的支柱企业;台湾这一代表则是是台电;美国的微软、GOOGLE、APPLE等巨头都是科技型企业。
另外,调整结构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为内需拉动。因为中国加印度总共有20亿人口,日本和韩国一亿人口,可以依靠美国2亿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但中国和印度是不可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所以中国需要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发展内需产业的市场空间也很大;二是从制造行业转向消费。制造业这两年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用工荒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制造型企业的的用工成本,土地产本、资金成本上都是刚性上升,所以往消费发展是未来之路。
不过如何定义消费,石波认为也应该“与时俱进”。
“消费行业在发生变化,过去的消费行业都是温饱时代的消费,这一类公司已经涨幅很大,没有上升空间;现在是小康社会,所以现在的消费将是健康消费,如户外运动,健身经济。医疗保健;未来的消费则是消费升级:文化娱乐、运动行业,**、心灵消费以及一些虚拟商品的消费。和过去10年的消费品不一样,今后的消费要转向服务。在石波看来,未来的蓝筹股正是隐藏在这些企业中。
“蓝筹股指的是代表经济发展方向,每年以20%-30成长的公司**才是蓝筹股,今后出现的真正蓝筹股是创新性企业。”
让石波感到欣慰的是,这一类的企业已经在中国“悄悄萌芽”。
10年以前中国经济的公司都在纳斯达克上市。如新浪、网易这些明的企业,近5年,企业开始集中在香港上市如阿里巴巴[16.66 1.71%]、腾讯等;2010年开始,很多企业开始在国内A场上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中国的20多年来,民营经济开始出现了上市热潮,一些行业内的企业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一家总规模在4-5亿市值的企业,一下可以融资10-20个亿,不但企业的品牌和度有起色,加上所处行业为新型行业,未来这些企业中有可能出现千亿企业。
(责任编辑:wangjinhua)
上一篇:周氏兄弟的两个“**” 下一篇:泛亚发展丁少忠:投入小能做到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