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五大商标代理陷阱
- 吴奶奶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记者从《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获悉,2009年中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达83.05万件,同比增长18.96%,是商标注册申请量多的一年。截止年底,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总量为722.25万件,累计注册总量为427.88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为340.45万件,商标注册申请量、商标注册审查量、有效注册商标量均为国内外。
中国商标行业的高注册量,一方面给代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兴风作浪”的机会。
自2003年5月取消商标代理机构行政审批以来,各地商标代理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良代理行为层出不穷,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眼下我国商标代理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陷阱骗局,广大经营者不能不防。其中尤以利用《受理通知书》欺骗申请人为。
从业10年的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导师、宗和国内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客户事业部陈飞向《商界》记者透漏,不法商标代理机构及其销售人员针对不同情况利用《受理通知书》欺骗申请人主要有三种“伎俩”:一是作出口头虚假承诺,“支持”只要有商标局的《受理通知书》就能拿到注册证,用来欺骗初次申请商标的人;二是以“有了《受理通知书》就可免受机关查处和他人提起的侵权诉讼”,来欺骗打算申请“搭便车、傍”商标的人;三是干脆盗用商标局名义伪造《受理通知书》去诈骗申请人,纯粹诈骗钱财。
(责任编辑:)
上一篇:“国草健康**”——商务白领的梦中人 下一篇:世博会蕴含千亿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