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退位:上汽双品牌战略之殇
- 齐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兰妹儿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嘉正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福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妹荣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兴元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彰子凡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涵大麦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一朵橙色的玫瑰,随风一摇摆,纷纷落地的花瓣拼装出一款汽车——MG6。这是一则MG**新车的网络FLASH,随着汽车的变形,“MG”银灰色的LOGO也呈现出来。
“不仅是新的标识,还会有新的品牌定位。”上汽乘用车(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自2007年12月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收购南汽(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将MG资产纳入上汽集团以来,近两年的时间里,MG**并无大的发展,萎靡不振的销量远远落后于同宗的荣威。
MG**的确到了必须寻求出路的时候。
近期上汽集团公告显示,2009年1到10月份,上汽乘用车公司共销售荣威、**汽车7.39万辆,同比增长165.79%,高于其年初定下的销量突破5万辆的目标。但在这份成绩单中,**的贡献甚微。据经销商透露,主要贡献就是荣威550,目前月销量稳定在6000台左右,荣威和**的销量比也差不多是6∶1。
**的销量是历史遗留问题。
2007年8月,MG**发布7系,然而这款全部“复制”的洋车还没有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就赶上了公司大变动。同年年底,上汽收购了南汽。
在2007年年底上汽集团收购南汽之后,也曾有过一段“忽视”**的日子。彼时,曾有南汽人抱怨上汽集团将心血都花在荣威身上了。2008年1~5月,南汽**销量仅仅只有1900辆,月销量不到400辆,利润只有0.7%,与上汽年初制定半年约5000辆的目标相去甚远。
彼时,上海汽车执行副总裁、南汽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志鑫虽然在公开场合表示,“部分指标完成情况与进度要求稍有差距。”但这样的业绩已经令他坐立不安。不久,上汽便调任原上海大众华南区营销总监薛正华为**总经理执行助理,协助销售工作。
2008年3月**3 SW上市。据上汽内部透露,虽然这是款新车,但改动不多,不像荣威的新车型那样。很快,这款小车就败下阵来,此后**便少有起色。
“考虑到MG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对这个品牌做新的补充。”上汽乘用车相关人士表示。上汽乘用车已经将MG**纳入其中,荣威和**的各个部门都合二为一,统一管理。
据上述人士透露,新的“MG”LOGO是由产品部门设计的,将用于即将上市的新车MG 6,为了使这个LOGO看上去更年轻、时尚,去除红色,改为银色,更加有立体感。而MG的品牌定义为“个性,创造力,气质”,这样做的目的是,吸引更年轻一代的车主。
不过据记者了解,此前,对MG品牌的定位曾经有过两次。
在南汽未被收购之前,MG**的车主定位于25~40岁之间,中产主流精英、社会的中坚力量,有一定的教育基础和文化修养;与当时荣威的定位:30~45岁、大专以上学历、成功人士、生活有品位、有车懂车、将购买第二辆车的人,相似度很高。在此后的竞争中,两者也产生了争执。
在两家合并后,上汽对**的品牌定位有了更改,MG偏向于个性、运动、激情。一位上汽内部人士曾私下告诉记者,上汽就是要使荣威偏于商务车,MG偏于个人购买。这样的说法,看上去更像MG有意避开荣威的主流车主。不过,这样的定位在此后的销售中并看不出实质的推动。
“MG产品将有很大的更改,并且和荣威一起在临港生产。”上述人士说。而在配置上,MG 6和荣威550搭载同一款发动机。
不过,如果配置相同发动机,品牌定位就需要更加清晰,不然“个性”的**依然面临市场的挑战。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国”将成历史为何引发集体误读? 下一篇:强生卷入副局长收受贿赂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