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卷入副局长收受贿赂案
- 赵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龚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雪野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丁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小姐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梦婷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彭婷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晚上陪单单在鸟巢看演出时接到北京交通台的电话要求采访,本打算晚会结束后通话,但想想还是担心记者太辛苦,所以还是在中途出来打电话了,鸟巢实在太大,我花了20分钟才找到一块可以坐下来且不至于太嘈杂的草坪接受采访。等我再回来的时候,晚会已经接近尾声。采访录音会在明早6:30-7:00的1039新闻早报中播出,估计6:45左右,是关于质检总局“中国”的评论。
说实话,今天早上在手机新闻报上看到这新闻,确实有点苦笑不得的感觉。突然想到一个词“复辟”。
本来,质检总局此举本来可以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质检总局原本雪上加霜的形象有望得到好转,结果今天的“误读论”让各界大跌眼镜。为什么“中国”将成历史会引发集体误读呢,而且这么多媒体都在正面的支持和称赞呢?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内心深处认为中国应该停止!这种“民心所向”的新闻却源于集体误读,这算不算是个天大的笑话?
质检总局,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还是把质检的主页做好吧,品牌的事情还是遵照国内外惯例,交给市场来做吧。第三方机构评选的榜单老百姓不用太在乎,而不会因为中国出事而殃及质检总局的声誉,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附上一些各方面的评论吧。是我去年写的一篇文章。
质检总局:中国产品标志将终结系误读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杨滨
“2012年,‘中国产品’标志将终结”——针对有媒体曝出“中国产品”将停止的消息,质检总局予以否认。质检总局有关人士表示,质检总局近发出了一份《关于中国产品有效期满后标志使用问题的通知》,个别媒体对这一通知进行了“误读”。实际上,质检总局目前并没有确定今后停止使用“中国产品”。相反,正在研究并重新启动中国战略。质检总局称,中国的评选机制一定要改变、创新。
昨天,京城某媒体报道,根据《中国产品管理办法》规定,中国战略推进委员会2005年公布的493个中国产品,于2010年9月有效期满;2006年公布的556个中国产品,于2011年9月有效期满;2007年公布的856个中国产品,于2012年9月有效期满。这些中国产品有效期满后,企业不得在产品及其包装、装潢、说明书、广告宣传以及有关材料中继续使用中国产品标志。
该媒体据此分析,标志将被陆续禁用,晚的将于2012年期满。届时,“中国产品”标志将走入历史。
“我们从没有说过中国产品要禁用,此前也没有记者就此事向质检总局进行过咨询了解”,质检总局新闻办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质检总局6月22日下发了一份《关于中国产品有效期满后标志使用问题的通知》,媒体记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份通知进行了“误读”。该人士向记者证实,质检总局从未说过中国产品标志要禁用。
记者了解到,从2001年开始,质检总局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产品”评选,并于2005年推出“中国国内外产品”评选。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质检总局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评选活动。因此一批“中国产品”名单停留在2007年;在2008年和2009年,没有新的“中国”出炉。质检总局有关人士表示,2007年以前公布的中国产品晚将于2012年9月有效期满,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不再评选“中国产品”。
此前,在今年3月召开的各省市质检系统质量工作会上,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透露,中国的评选机制一定要改变、创新。目前已达成两点共识:其一是中国要在市场竞争中产生,要得到消费者认可;其二是食品类产品暂时不能进行评选。因此业内分析,中国战略还会重新启动,将更多倾听消费者声音。
(责任编辑:)
上一篇:MG退位:上汽双品牌战略之殇 下一篇:**的品牌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