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开发区(工业园)招商引资的通病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苏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伴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带来的整体自东向西的布局调整,目前中西部城市的新区以及工业园、开发区建设正遍地开花。中西部各省份为了拉拢东部项目到本地落户不惜展开恶性的竞争,对投资商进行种种诱惑。但是反观城市开发区其自身情况,却在品牌包装、定位、策划、传播上存在大量问题,导致招商引资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举步维艰,我陈放将具体问题归纳如下:
一、名称、品牌单调
各省市上万个开发区,要么叫高新区,要么叫经济技术开发区,几乎没有自己的个性。象河北廊坊有12个开发区,离北京、天津各只有15分钟车程,但是形形色色的开发区没有一个名字容易记得住,居然许多还是贫困县,实在是可悲可叹。保定市离北京半小时,1500万人口,大小几十个开发区,大都招不来商,大部分是贫困县。
二、没有自己的主题、个性、特色
诸多工业区名称一样,主题、个性、优惠政策都差不多,以至于叫投资商无所适从。尤其是主题、个性是开发区、工业园的灵魂。象昆山“台商工业园”;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成功,就是有自己主题、个性、特色的成功例子。
三、没有系统的招商策划与包装
开发区、工业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土地、税收、金融、环保、人才、市场、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一个投资商要到这里来他方方面面都要考虑。
沿海许多企业一天同时要接待来自中西部各地的多个团队,但是有许多地方他们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缺乏系统的包装、策划,导致商家不敢决策。
四、招商活动不精细、走过场
好多地方搞的招商引资活动轰轰烈烈开场,冷冷清清落幕,统计数字几百个亿,实际项目到帐可能只有几千万。在香港,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大陆来的招商会,钱没有少花,真正能够达成协议落地的微乎其微。
五、招商策略陈旧,形式呆板
前两年浙江、苏南等地,同时要接受江西、安徽、苏北等省市来的多批挂职干部。如果说来批、第二批还新鲜,后来来得多了,模式单一,当地政府部门也懒得配合了。
六、不会打造城市品牌,“招商”水平只停留在低级阶段
大连、宁波的服装节,哈尔滨的冰雪节,青岛的啤酒节表面上不是“招商引资洽谈会”,实际上由于他们成功的软件推广,打造了这些城市的城市品牌,很多商家通过品牌主动找上门投资,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在那儿,“招商”成了“商招”。
但看目前多数城市工业园仅停留在“招商”阶段。
七、关门打狗,承诺不兑现,后来者望而止步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把投资商引进来了,仅仅只是步,还要想尽办法让他们在这里能真正生根、开花、结果。原来的承诺,政策一定要兑现,企业创收了既能安排就业,又能上交税收,他们在业界的“口碑效应”又能吸引别的投资商来,从而成为“扎堆效应”。(昆山之台商工业园就是一个“扎堆效应”案例。)相反,如果政府不守信誉,一家投资商受到伤害了,就会使别的投资商“望而却步”。
八、不能光以GDP为中心而牺牲环保
东部发展很快,有些地方环境为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得不偿失。西部很多地方“发展要求很强烈”固然是好事,但不能完全以GDP为中心,一定要把环境问题从开发之始就考虑进去。否则,工业项目进去之后,一旦产生污染就会后悔莫及。尤其是象重庆这种还要依靠长江上游拉动的城市。
上游不净,下游不清。
考虑GDP,一定要处理好环保、环境问题。
(责任编辑:)
上一篇:招商企业怎么做学术 下一篇:游乐设备,轨道旺车生产厂家,激光战车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