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商机风向标>福记食品之殇: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猝死样本

福记食品之殇: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猝死样本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杨邵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兰妹儿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嘉正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福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妹荣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兴元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彰子凡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赌局注定成王败寇!   总部位于上海,为诸多500强企业提供工作餐。2004年初登陆香港联交所,年度创收近8000万元,四年后,2008年度创收已达4.2亿元,增长速度傲视整个行业,业内甚至将它看作内地的送餐服务供货商。然而这样一个曾经被很多人认为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却意外猝死,这家公司就是福记食品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记)。   值得玩味的是福记的名叫“魏东”,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名字或许注定要被铭记!   2009年10月7日福记食品停牌,并于10月20日宣布进入临时清盘程序。德勤企业重组服务合伙人黎嘉恩、杨磊明及主管何熹达获香港高院委任为福记食品的临时清盘人。   现在,福记的去向正在成为焦点,然而教训似乎被人忽视了。   沉浮史   “天才赌徒”终陷四面楚歌   2010年3月15日下午两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浦东新区宝安大厦的福记酒楼,门口的红板宣告着一对新人刚刚在此举办婚礼。两位前台小姐中,一个在打着电话,另一个正百无聊赖地翻着一本时装杂志。当记者向他们询问福记被清盘事宜时,“我们这里每天都正常营业,生意也没有变化。”前台小姐看了看记者,懒懒地说。   一切似乎安然无恙。福记,这家集合了酒楼经营、送餐服务、方便食品生产三大业务的餐饮大王,业务经营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可是在金融市场,福记早已是一片颓态,昔日的投资者为之唏嘘。香港交易所里,曾经上扬至33港元的福记(1175,HK)已经以7.68港元的价格停盘5个月。2009年10月,福记突然宣称,来自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正在对福记进行清盘。   随后至今,中粮、谭鱼头等食品大鳄,竞相出价争夺福记。   魏东的发家史   当下,悲情还是公司的董事长魏东,这个在十年前从一家小饭店起家,短短五年使福记在香港成功上市,个人身价位列2006胡润百富榜第73名的神话人物,此刻却只能沉默地任由自己的产业被他人抢夺。   拒了所有媒体采访的魏东,或许正在黯然神伤“这究竟是为什么?”   “魏东是一名精明的天才赌徒。”一位长期观察福记的人士曾如此评价其创始人魏东。   主修税务,毕业自江西财经大学的魏东早年并未过多地展现他的经商天赋,自1990年开始,他在南通市税务局做了8年的公务员,然后突然下海。1998年,魏东东拼西凑,依靠银行贷款200万元,在南通开了一家餐馆。   他并非无备而来。他将公务员那套严谨的制度搬进了餐馆里,设立了完整的管理模式,下设总经理、技术总监等职务,并将职能明确分工;同时,营销上对菜单并不限制,尽一切可能满足客人需求,上吸引客源。   那还是创业的“洪荒”阶段,所谓的创业者罕有管理的概念,魏东如此细致的管理又何愁不能成功?1999年餐馆的收益近千万,经商天赋崭露头角;2000年,魏东乘胜追击,收购了苏州的两家餐馆,开办了苏州新区福记好国内外餐厅。毋庸置疑,他依旧是大胜而归。2000年5月,公司增资至800万元,正式以“福记”品牌经营。   偏安江苏一隅已经不能满足魏东,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进军长三角地区的核心——上海。2001年,魏东32岁,他来到上海浦东,开办酒楼。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更是精明商人的天堂。有着良好商业嗅觉的魏东迅速看到了一个潜力更为巨大市场——在那时,上海的张江、外高桥(600648)、金桥等几个工业园区刚刚兴起,由于园区大多远离市中心且大部分公司都未设食堂,职员的就餐就成为一大难题。   魏东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送外卖。   即使现在回头来看,不得不说,主攻中核心餐馆的魏东,去做的外卖送餐,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决定。事后,有管理学家分析,以中国的产业工人数计算,工业配餐市场至少有4000亿元,餐饮配送潜力巨大。   魏东的转型,正是时候。   2002年,魏东正式进军餐饮配送行业,并以他的管理天才,推出了日后被业界顶礼膜拜的流程化 “教科书”——福记垂直化模式。魏东将送餐流程自上到下,分为采购、开封及用料分配、清洗、切割、腌泡、半加工产品,以及由中餐馆、送餐、方便食品组成的营销终端。   魏东的“福记垂直化模式”到底强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据当时一些考察福记的风投回忆,当初福记一个终端点只有40人,却可实现日送餐2万份的工作量。其人力成本仅占收入的5%,而其他竞争对手在30%以上!令人叹服!   就这样,福记,这艘魏东精心打造的餐饮巨轮终于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航程。   2003年,在进军餐饮、进军快餐之后,魏东开始人生中的第三次重要——上市。2003年初起,魏东就通过向国内外投行贷款的方式,建立了新的公司,并通过多次贷款和收购于2004年将整个福记的核心资本并入自己的旗下。   2004年12月,代号1175的福记食品服务在香港主板上市,集资净额约达2.88亿港元。魏东成功了。 争夺谜局   神秘国企半路杀出   真功夫及谭鱼头两家企业参与竞购被外界认为目的是 “借壳上市”,同时也被视为收购中强劲的竞争对手。但令大家都始料未及的是,福记食品收购案在收购的阶段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3月8日,谭鱼头、真功夫相继宣布竞购失败。同时,市场传出中粮半路杀出。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到了中粮控股(00606,HK)。对于上述收购传闻,该公司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向记者予以否认。   另外,还有报道称,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参加“两会”期间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中粮集团并没有参与竞购福记食品。他称“不可能有收购我不知道的,不会的。”   尽管中粮控股和中粮集团均以“否定”的态度回应记者的询问,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中粮集团通过旗下的其他公司完成对福记的收购。   如果不是中粮,那么这家神秘的国有企业到底是谁?或许,就在近期,答案即将揭晓。   福记教训   十年前,而立之年的魏东下海经商,历经千辛万苦,创造了创业五年即上市的神话;而这个潜力巨大,目标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却又在短短五年内,如流星一般,在发出耀眼光芒后,暗淡坠落。   福记的倒下,又有什么教训?   “福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民营企业,主营业务也还算经营得不错,而问题出在资金上。福记在资金借贷方面,对的预期过于良好,在流动性管理上没有很好地控制风险,所以在金融危机到来、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出现了资金断裂。”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钊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这样评价到。   “为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是长不大,资本金扩大到一定限度,市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像福记在创业初期成长也是非常迅速,带有很强的冒进性。这可能使它在上市后的融资里也延续这样一种风格。”   “但从这个企业的案例上看,恐怕还有更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先,福记总计很过30亿港元的少息可转债债券,是通过境外的金融机构渠道募集的。这么大的资金在内地是较难获得的。如果一开始,他可以从内地银行获得长期贷款进行生产性建设,或者内地的金融机构能够给予他较为低息的贷款,以偿还借债度过危机,福记应该可以避免清盘结算的命运了。所以,内地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扶持,还是需要加强的。”   “进一步看,2007年前后,我们在资本市场看到了一个长期的所谓牛市。在那个时候,很多人可能比较热衷于进行资本运作,将自己的很多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金融市场上去,因为收益更高。其实这种经营理念是有些问题的,资本市场本身的不稳定,企业的投机性经营动机,这些对于民营企业乃至是整个企业界的发展会带来很多弊端。”   现在福记卖壳正在进入收官阶段,不知魏东作何思考?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标签:

上一篇:自主创业10大策略 下一篇: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牵头建创投 规模1亿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