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没有完整的权利 现代化就是空话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张嘻嘻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东莞2006年制定的现代化目标,其中重要的指标是人均GDP很过10000美元。如今副市长江凌说今年能基本实现现代化,却引来一片质疑——很多东莞本地人说,还有不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东莞打工的“新东莞人”,则普遍感觉自己的收入没数据显示的那么高,他们怀疑,在统计人均GDP的时候,是不是没把他们算在里面。
这些东莞人的质疑,其实也是大家共同的问题:建立在数字游戏上的现代化、以GDP为核心的现代化,究竟有多大意义?对这一问题,应该说东莞政府还算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江凌就提到:当年设定的现代化指标,偏重于经济,对于社会、民生、人的发展,关注相对不足。可以说,江凌的这番话,才提出了“东莞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轰动性消息的核心:没有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就是没有意义的空谈。
东莞按照经济指标已经实现的现代化,其实就是一个很具价值的标本:它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一旦现代化的衡量指标偏重于经济,以人均GDP为核心,那么,即便它终实现了,仍然与真正的现代化相距甚远。这对那些仍然热衷于以经济指标作为现代化主要目标的地区,无疑是一剂的清醒剂。
人的权利不完整、社会没能实现的公平、公民意识无法自由生长、住房教育医疗成为制约人发展的瓶颈,在这些短板之上实现的所谓现代化,只能是沙堆上的宝塔,一碰就倒。但长期以来,这些实现现代化的基石,却被很多地方有意或无意忽视了,在亢奋的现代化指标中,你可以看到GDP增长目标,可以看见招商引资额,却唯独不见人的权利的完善。你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压得喘不过起来的人,一个对政府的监督权和参与公共事务权利得不到支持的人,他竟然是生活在一个“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城市中。
“人”才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既有的现代化衡量指标该如何向人靠拢?东莞提出的这个问题,远比所谓实现现代化有意义得多。
查看现代快报 的所有文章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三声叹息张汝京 下一篇:赵勇:副厅长有业不就论是转嫁责任转移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