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李锦芬:不到中国内地就不算真正跨国企业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4月10日,安利(中国)迎来15周岁生日。“安利在华15年的历程,其实曾经经历过几次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我们采用了理智而冷静的方式,尽力同政府与消费者沟通,寻找出路。”美国安利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在回顾本土化策略时说道。
1992年,当郑李锦芬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建议递交到安利美国总部时,在中国内地,还没有直销这个行业,甚至很多人对这个名词代表的含义也知之不详。在中国的15年,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安利数次“变身”,甚至不惜颠覆其国内外固有的销售模式。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安利对华共八次增资扩产,在排定的2007-2008年度中国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安利(中国)名列第92位。
如今,中国已成为安利的国内外市场。已在华开设237家直营店铺,去年实现销售收入很过200亿元。
郑李锦芬
毕业于香港大学,于1977年加入安利,现任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及安利(中国)董事长。
1992年,郑李锦芬积很推动美国安利公司来华投资,并带领安利(中国)取得了非凡业绩和长足的发展。在过去十几年中,安利(中国)多次被商业杂志、政府机构评选为中国声誉企业。
2008年和2009年,郑李锦芬被美国《福布斯》评选为“国内外百位影响力女性”。
- 安利中国15周年大事记
1995年 安利(中国)开业,在广东福建七个城市营运。
1996年 安利上海分公司开业,业务拓展至华东地区,公司年销售额达9亿元。
1997年 安利北京分公司开业,业务拓展至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公司年销售额达14亿元。
1998年 4月份发布传销禁令,安利在停业3个月后获批以“店铺+雇用推销员”的方式重新开业。
1999年 投资2100万美元的第二期工厂投入使用。
2001年 推出广告营销。公司产品增至151款,年销售额翻番,达48亿元。
2002年 设立安利(中国)研究发展中心、物流中心。公司年销售额达60亿元。
2003年 新增投资1.2亿美元,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2006年 安利在华获得直销经营许可。
2008年 签约北京奥运9金得主中国体操队。
2009年 年销售额很过200亿元。
查看新京报 的所有文章
(责任编辑:)
上一篇:张近东:民营企业担当增长方式转型责任 下一篇:张进:北京拆迁模式地方能否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