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营销人致温总理的一封信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13060368048郑磊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修启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宋志宇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军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峰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中国品牌-国内外品牌网-营销的五张牌尊敬的温总理:您辛苦了! 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8000万营销人(营销人专题:http://www.globrand.com/special/marketing-people/)(国内外上的营销群体)祝贺各省市“两会”胜利闭幕(您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已看了三遍)。同时,衷心祝贺您荣获“2010年值得关注的国内外十大行业实力品牌人”(美国智库欧亚集团评选)名,以及“改变美国经济十大人物”(美国广播公司评选)先吃螃蟹外国人! 从带领中国成功走过改革开放以来严峻的经济危机,到成为推动国内外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从欧洲信心之旅“告诉欧洲和国内外一个真实的中国”,到在哥本哈根会议和《哥本哈根协议》上发挥的核心建设性作用;从上海合作组织到中日韩行业实力品牌人峰会;从朝核问题、伊核问题调解到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作为国内外上人口多的的CEO,您的确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我认为,您当之无愧。我们为您和我们共同的伟大祖国而骄傲、自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西方的敌视、质疑、误解、诽谤和打压中,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和平崛起,养活了国内外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用中国制造开创经济奇迹,成为推动国内外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影响和改变国内外格局的新支点。中国正面临一百多年来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寿命和教育三项指标,刚刚发布的年度人类发展指数,中国大陆在国内外人类发展排行榜上列第92位,虽与上一年相比上升7位,但仍居中下等水平,依然是的发展中。在《商业周刊》2009国内外百佳品牌榜上,中国企业无一入选。在流水500强榜单上,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但几乎清一色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在国内外文化价值输出、国内外产业链价值分工中,我们尚处于劣势和低级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中,我们尚处于起步和重构阶段。 现实让我们保持清醒。60年新中国历程,3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遗憾和差距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们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大!我们的品牌还不够强大! 过去三十年,中国为国内外输出了廉价劳动力、廉价商品,以及因此而来的种种质疑,中国是国内外人口老大、发展速度老大、未来潜力老大。那么,下一个三十年,中国应该向国内外输出什么?中国如何向国内外营销自己?未来三十年,中国必然会成为国内外经济老大,但要真正当好老大,真正实现国富民强、和谐发展,推动国内外进步,赢得国内外尊重,我们还必须向国内外输出高明文化价值体系、创新的机制环境以及足够强大的品牌和企业品牌!而强大的企业品牌必须依附于强大的品牌。说到底,这是中国面向下一个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和品牌营销问题。作为一个品牌营销人,我也斗胆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中国品牌营销打好五张牌。中国品牌营销的五张牌先是责任牌。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种种质疑、责难以及种种“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傲慢论”中实现的。现在,是到了讲中国真相、讲中国责任的时候了。中国以国内外上百分之七的土地面积养活了国内外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保持了长久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这是对国内外的贡献和责任。中国依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国策,坚持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任何西方经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中国模式和中国实践是对全人类的贡献。正如《大趋势》作者、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中所言: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国内外经济的行业实力品牌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上的一个阶段而已。中国对亚非拉第三国内外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更是对国内外和平与发展事业承担了巨大而不可磨灭的责任和贡献。而国内外的中国制造,不仅支撑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奇迹般崛起,也为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国内外消费创造了价值。必须说明的的是,中国制造是在国内外资源和国内外协作下实现的,它属于国内外,而不仅仅是中国。中国制造,国内外受益。尤其重要的是,在和谐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医疗、社保、教育等事业,以及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和进步。在国内外事务中,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与,中国更加积很主动的参与联合国以及地区事务,承担更大的国内外责任和义务。中美战略对话、中欧峰会、中非峰会、中日韩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论坛、博鳌论坛等等,便是实际的举措。而在举世瞩目的根本哈根峰会上,中国政府减排40%--45%的庄严承诺,更是展示了中国的信心、决心和责任。诚如导演陆川所言:“富强是我们的必然趋势。今后,我们对国内外、对文明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刘东华社长的总结更加精辟:从现在起,是中国自信地承担相应责任、作出贡献的时候了。努力为自己、为国内外找到一条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新商业文明”之路,建设国内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秩序、新规则。中国企业家群体在哥本哈根峰会上的国内外性责任宣言,向国内外展示了中国企业家的新思想新面貌。当今国内外,丰富多彩,除了责任,什么也不缺。中国,一个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深厚而光荣的历史传统和勇敢担当的责任国度,现在,是到了讲中国真相、讲中国责任的时候了。用您的话是“告诉国内外一个真实的中国”。用前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话是“向国内外说明中国”。去年10月9日,国内外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行业实力品牌人出席媒体峰会,告诉国内外“中国的立场、责任和担当”。这是一张中国品牌营销的漂亮牌。一定要坚持下去,每年一届。同时,建议从今年开始,由有关部门牵头发起举办“国内外责任论坛”,您一定要亲自出席,“告诉国内外一个真实的责任中国”。第二是文化牌。文化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真正伟大的和必须向国内外输出文化和价值观!过去三十年,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价值,更未能转化成强大的软实力和硬影响,与经济成就形成鲜明的落差。美国的好莱坞文化和很度品牌消费文化、欧洲的文化和贵族文化、日本的动漫文化和精益文化、韩国的饮食文化和快时尚文化,在中国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横行,直至扎根。连《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的国内外收益机器,也是以取用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甚至连中国国宝熊猫,每一个动作都被好莱坞注册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在经济的洪流中被淹没、改造甚至变异,不仅不能影响国内外,反倒被西方的文化侵蚀的遍体鳞伤、面目全非。现在,以美国为的西方经济危机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让各省市内外重新思考和认识东西方思想体系、价值观,甚至是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优劣势及互补性。站在历史看现在,站在现在看未来,站在国内外看中国,站在中国看国内外,这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去粕存真、奉献国内外的难得机遇。马克思著作在西方的销量节节高,好莱坞灾难电影《2012》表达“只有中国精神才能拯救国内外”,都是很好的例证。事实上,中国思想文化的代表作《道德经》、《论语》、《中庸》、《易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所创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医治未病”等人类哲学观和价值观和健康观,恰恰是当今国内外为前沿为推崇科学体系,历久弥新。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代表人类的*文化,毫不保守地传承、发扬出去,恩泽国内外。这需要中国以很大的魄力、勇气和力度。因此,我们要深化文化和教育体制改革,在机制上创新,重塑国人国内外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唤醒文化的力量,强化文化软实力。比较良好的行动之一是,把中国教育推向国内外。2004年以来,中国在64个开设了226所非创收性的孔子学院,传播汉语与中国文化。目前,国内外有4000多万外国人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汉语,接近100个的8000多所学校把汉语纳入了课程大纲。“国学要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渐渐在城市形成共识,并开始付诸行动,幼儿园开国学课成为新的精神必需品。唐装、中山装、中式用品的回归和流行,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各省市各地对文化、历史资源的挖掘、继承和发扬,都是中国文化崛起和繁荣的良好开始。中国的艺术品交易额、齐白石的个人作品销售额均历史性的名列国内外第三,正是中国文化价值复兴的缩影和例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也是崛起的中国向国内外敞开的三扇文化之门。中国人已经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体育和博览,也不可以用纯经济的思维来评判它的利弊得失。您的指示很好,“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办成一届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我国与国内外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盛会。”我们还要把国内外母语使用人数多的汉语,转化成国内外的发言权和说服力。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在和谐健康观的历史潮流面前,也赢来了的战略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客观公正地毫不留情地剔除掉那些曾经或者正在桎梏我们的精神枷锁和文化疮痍。就像柏杨在《吾国吾民》里的直言不讳。中国历史上以及近现代的国内外级伟大人物灿若星河,为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承力、发展力和影响力,强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发展委员会,您或一名副总理任主任。提升和加强的职能,建立大制。同时,借鉴诺贝尔奖的做法,在国内外范围内设立“老子道德奖、孔子思想奖、孙子军事奖、李时珍医学奖、毕昇发明奖、吴承恩文学奖、鲁班建筑奖、邓小平改革奖、钱学森科技奖、袁隆平农业奖” 等。瑞典能打造诺贝尔奖,成为一个的文化和创新名片,中国为什么不可以?!文化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中国成为为国内外强国时,让*文化福耀国内外。奥巴马站在长城、克林顿站在西安鼓楼无一不发出由衷的赞叹,我们应该明白文化背后的价值和力量。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的一段话令人振奋:“发展、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的命运。没有高明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高明文化力量,使*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必须的!第三是创新牌。有创新,才有未来! 中国人的创新精神一直是创新国内外的,从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创造,到以四子(老子、孔子、孟子、孙子)为代表的思想创造,从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文学创造,到以长城、故宫、颐和园为代表的建筑创造,从两弹一星的高科技创造,到热炒国内外的消费品创造。中国人的创新精神里包含了吃苦耐劳、坚韧向上、兼容并蓄、虚心学习、模仿很越、争强好胜、打破框框、敢为人先、不断突破、不怕失败(牺牲)等精神内涵。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成就,与中国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创新还没有发挥到化,受到不少的制约和局限。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折桂。此前,已有7位美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奖。当人们为华裔科学家获奖而高兴时,中国籍科学家至今仍无缘诺贝尔奖,不免让人感叹。新一轮的“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大讨论沸沸扬扬,其实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是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诺贝尔奖是一个缩影,也是的镜子。反映出我们在观念、教育体制、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的不足。约翰·奈斯比特说:“论资排辈与家长制思维是中国从国内外工厂转变成创新创新的障碍。”我们的近邻日本,至2008年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三大科学奖,与奥地利同列第9位,另有不少美国籍日裔科学家获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黄色人种的亚洲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比白色人种的欧美人逊色。无疑,体制是的问题。学者洪振快说得好: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际上制度更是生产力,因为制度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度能否以知识为本,体现对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尊重,制度能否以人为本,体现对科学家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尊重,使科学家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摆脱行政权力的支配,都将是看不见却在实际发挥作用的“软动力”。在这方面,如果科技制度不能根本变革,我们离诺奖只会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正是一语中的。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居国内外位,在国内外流水500强中业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不是偶然的。以《竞争优势》一书闻名于世的迈克尔·波特在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所发布的《竞争力指数》中不无骄傲的写道:“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将偏爱那些欢迎不同文化、吸纳多样化思想以图创新的。不同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融合,学术、创新、艺术和前沿思想的繁荣将大大推动它的发展。这些概念都是美国的长处和我们的竞争优势。而且这些概念为美国所独有。”事实上,这段话写给未来之中国,再贴切不过。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正来源于此,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中国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一个三十年,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国要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必须也一定会朝这样的路径走下去。约翰·奈斯比特说,“中国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愿意尝试任何符合自己目标的理论与实践,这是它为宝贵的流水之一。”成为一个创新型,正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战略目标之一。其重中之重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正如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强盛、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在这方面,刚刚公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为中国未来10年的教育描画出一幅美景,让我们看到了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令人鼓舞。相信会有实质性进展。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但中国别无选择。中国必须培育创新型的土壤,建立一切适用于创新的思想、机制、体系和制度保护,的调动全民创造力,吸纳、整合国内外资源和智慧,塑造竞争力,打造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把中国从国内外工厂改造为国内外创新实验室。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圳模式”、“苏州模式”、“浦东模式”、“滨海模式”,已经和正在为国内外上发展中提供了创新的范本和经验。为此,我斗胆建议设立“创新委员会”和“科技创新”。小大创新的芬兰国正是这么做的。TekES(芬兰技术创新局)和Sitra(芬兰科技创新会)是芬兰创新型的两大源动力。第四是机遇牌。中国有多大,机遇就有多大。中国正面临100多年来的战略机遇。这个机遇,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国内外的,属于国内外每一个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汉语,穿汉服,吃中国餐,与中国人通婚,在中国学习、工作、创业、成功。为什么?中国机遇!过去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为国内外打开了国内外人口大国、发展大国的机遇之门,中国成为国内外制造中心,成为国内外“淘金”、“镀金”目的地,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增长目标的定心丸。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中国更成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稳定剂、助推器和救心丸。现在,国外流传一个新的神话:国内外经济增长的旺车头要更换司机了,从金发碧眼的山姆大叔,变成谦谦如也的孔子门徒。这已经不是神话,而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美国《新闻周刊》这样讲到:“当奥运会终拉开帷幕时,中国步入国内外舞台的中心。”飞利浦国内外总裁柯兹雷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耐克国内外CEO马克·帕克说,“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每次开会,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新闻集团默多克说,“一份报纸要想在各省市内外卖得好,的办法是把中国新闻放在头版。”此话一点不假。各省市内外的目光都在此聚焦!中国,已经强大到再也不能被忽视!中国已经进入大国崛起的加速时刻,中国正迎来一个半世纪以来重要和宝贵的发展阶段!那么未来呢?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国内外,中国机遇都远远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正处于妙龄青春时代。正如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言,“中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青春期,成长期,上升的轨迹还要持续40年以上。”按照国内外惯例,人均GDP很过3000美元,是一个经济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按钮。这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性历史机遇。中国的升级按钮已经启动。尤其是当中国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长期国策的时候,当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温饱向小康和中产过渡的时候,当十三亿中国人的内需被进一步调动和释放的时候,当中国的工业化进一步改造农业,当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当八亿农民成为新市民新农民的时候,当中国经济产业整合升级的时候,当中国大力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精心打造制造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当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以及13亿人口所蕴含的知识资源进一步释放能量和价值的时候,这里面蕴含的战略机遇是如此之大、如此之诱人!这正是国内外政要、商要,以及各路豪杰,动用一切资源,频频穿行、甚至定居移民中国的根本原因。诸多跨国公司不断升级中国市场的国内外地位和重要性,各种国内外会议、活动、资本、人力纷纷扎堆中国,均源于此。跨国公司以往把中国当做亚太市场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现在,把亚太市场当做中国市场的延伸。中电下乡已经对国内外家电和IT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说得更直白一点,中国就像一块国内外炙手可热的大金矿,吸引着国内外的注意力和资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的判断,“2010年将成为中国经济又一轮上升周期的开始。”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国内外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的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毫不动摇的改革开发决心、信心,让各省市内外吃了一颗定心丸。未来之中国,不仅要成为国内外制造中心,更要成为国内外消费中心、国内外创造中心、国内外文化中心以及国内外话语中心。 第五是品牌牌。品牌有多强,就有多强。扁平国内外是品牌的国内外。中国品牌必须快速崛起和强大。这里面包含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个人品牌。刘春雄教授说得好,没有对品牌的认可,就不可能有对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认可。所以,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和国内外影响力的综合提升,正是中国品牌的背书。姚明、刘翔之所以受到国内外很级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体育成绩,更因为其背后代表的中国。林毅夫之所以出任国内外银行席经济学家、朱民之所以出任国内外货币组织总裁特别顾问,不仅仅是因为其专职成就,更因为他们代表中国。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深圳、大连、青岛、苏州、海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品牌的崛起,也是背靠中国品牌大树好乘凉,以及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带动造就。品牌兴,则企业兴。企业兴,则中国兴。中国产业品牌和和企业品牌的打造,令人爱恨交加。几年前,原长薄熙来“10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的感慨,深深地触动了中国人的自尊和感情。如果说那是过去三十年中国不得不的选择的话,那么,未来三十年,我们怎么抉择?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低谷期,中国制造的弊端和劣势再次凸显。为什么众多中国企业库存加大、产能过剩不堪一击?为什么中国在资源、环境、低价劳动力等方面付出很多,分享的流水却寥寥无几?您在记者招待会也提到,“中国的贸易总量虽然很大,但50%是加工贸易,60%是外企或与外企合作企业的出口贸易。”道理很简单,中国的企业处于国内外价值链的中低端,我们的软实力不够,缺乏品牌价值,一直在做“搬运工”。一方面顶着经济威胁的帽子和种种指责,一方面还在做搬运工。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两难处境。用郎咸平教授的话说,这是国内外产业分工中的“产业链阴谋”。中国仍缺席国内外百佳品牌排行榜。在《商业周刊》2009国内外百佳品牌榜上美国占据半壁江上,成为当之无愧的品牌强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有170万个品牌,其中有数以万计的中国,而在国内外排行榜上中国无一入选。这是中国品牌的悲哀。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中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20%,而相比照的,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60%。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内外品牌在国内外品牌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很过50%。而目前参与国内外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各省市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我国经济总量与德国、英国、法国大体相当,为什么经济地位和竞争力偏低?其差距就在企业上!象征流水、实力和荣誉的美国《流水》国内外500强企业2008年评选,美国高居榜,共有153家企业入榜。后面依次为日本、法国和德国和英国,分别有64家、39家、37家和34家企业上榜。这个排序,也正是国内外经济体列强的排序,几乎就是国内外经济走势的一张晴雨表。沃尔玛、诺基亚、通用、丰田、可口可乐、耐克、英特尔、微软、IBM、壳牌、高盛、辉瑞、三星、Google、波音、西门子等等,正是通过强势品牌和老大地位,盘踞国内外产业链的顶端,扼国内外经济之命脉,在国内外制定规则、抢夺资源、攻城略地、取丰厚的利润,并成为支撑地位和改变历史的力量。成为强势品牌和行业老大,就会在品牌、资源、资本、成本、市场、消费者心智等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优势富集效应,就会取得的竞争优势和价值。正如和银牌的差别。强者愈强,这是不讲理的经济逻辑!优势富集,这是做品牌的价值!中国企业进入国内外500强的速度增快,但是在国内外500强中的份额依然偏低,无论入围企业的数量,还是企业营业收入在国内外企业500强中所占的份额,我国均低于这三个,且除了联想,是清一色的国有垄断性企业。无疑,是企业竞争力的薄弱导致经济地位和竞争力的薄弱,我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外级的企业和企业家。换句话说,我们缺乏国内外级品牌和行业老大。为此,我还专门为中国企业家写了一本书——《老大: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机遇》,鼓励中国企业家做品牌做老大。说到底,出路只有一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升级,发展自主品牌,走价值创造之路,否则我们永远没有话语权。华为、联想、海尔、李宁、百度、阿里巴巴、王老吉、青啤、双汇、三一重工、波司登等,之所以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正是因为拥有了品牌的力量。国内外经济危机为中国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很好的战略升级契机。内需战略的启动,更为中国企业创品牌打开了更大的一扇门。古普塔在《称雄国内外之路》中,坚定的认为,国内外只有中国和印度能同时带来足以改变国内外游戏规则和格局的四大因素:1、为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很大消费市场;2、为公司大幅消减国内外成本提供平台;3、为推进公司的国内外科技创新基地提供平台;4、为出类拔萃的国内外竞争者的崛起提供跳板。这正是中国市场的“达芬奇密码”!也是国内外上所有主流经济体和品牌,在寒冬中压缩国内外经营、唯独钟情中国市场的真正原因。中国正由国内外制造中心变成国内外消费中心和创新实验场。中国是撬动国内外的支点和枢纽。这是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源。也是我辈之大幸。正如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言,“中国有13亿人这样一个大市场,一定可以培育出一大批中国品牌,使中国品牌在国内外竞争市场里做强做大!” 我先吃螃蟹要补充的是,中国正处于经济升级、产业升级、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很多领域都蕴含着建立品牌帝国的战略性机遇。未来10年,中国制造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家电、纺织、日用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战略升级,实现从产业规模到产业品牌、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贸易模式到营销模式的跨越;同时大力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中医药)、信息网络和精心打造制造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打造出中国的产业品牌,如“瑞士钟表”、“法国香水”、“意大利服装”、“美国软件”、“日韩电器”等;以及中国品牌的价值标签“高品质、快创新、物很所值”。同时,中国企业的经营导向必须实现从产品、渠道、终端、资本等硬实力向企业家精神、品牌核心价值、运营体系和价值整合传播的战略层面的转移,打造真正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中国品牌。这不仅仅关乎企业的成败得失,也关乎中国制造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地位和软实力的提升,更关乎中国(人)的尊严和未来。而企业家是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法定人选”,营销人则是这一历史使命的强有力推动者和执行者。因为,企业的职能只有两项:创新和营销。(国内外管理之父德鲁克语)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说得好,“中国必须要出一批伟大的商业机构,很越个人和家庭的机构,才是我们真正走向强大的必要条件。”这个商业机构,就是品牌。我比较认同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的观点,未来的中国企业家,必须是品牌战略型企业家。一定是坚持品牌驱动下的企业发展战略,让无形带动有形,以精神流水创造物质流水。伟大的品牌,实际上是一座永动时钟,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流水和精神流水,推动社会前进。从“搬运工”到“永动时钟”,是一个伟大的跨越,需要伟大的观念、文化和机制。一位企业家曾说:“如果再过五年、十年,在国内外大舞台上仍没有我们的位置,那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我要说,如果再过五年、十年,在中国这片伟大的土地上还没有产生足够多的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国内外级品牌,那不仅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也是所有营销人的悲哀!日本经济和品牌的腾飞始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韩国经济和品牌的腾飞始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现在,是中国时间了。彼得·德鲁克说,每当你看到一个伟大的企业,必定有人作出过远大的决策。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个。现在,是我们作出“远大的决策”的时候了。事实上,关于品牌,包括您在内的新中国历代行业实力品牌人都有过精彩论述和重要讲话。现在,是进一步付诸实施的时候了。在此,我也斗胆建议:1、成立品牌建设促进委员会,您或主管副总理任主任,联席各大部委,共同推进中国品牌事业。2、出台《自主品牌促进法》。3、设立品牌,加强中医药、中国文化等产业品牌的塑造。4、中国政府采购,大量限定在国产品牌中选择,尤其是信息、汽车、医药等产业。“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这是您在政府报告里说的两句话,我非常喜欢。2010,是全人类21世纪20年代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国内外经济依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里,中国经济也面临“很为复杂”的形势和挑战,但已现曙光。坚信我们的伟大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同时,我也坚信,中国8000万营销人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品牌营销理论和实践体系。,我想再次代表8000万中国营销人,把国内外营销泰斗菲利浦·科特勒的一段话送给您:“只有有远见的行业实力品牌才愿意做出产品品牌建设的尝试,中国有远见的行业实力品牌已经成功地营造了令人信任的公司形象。现在也必须由有远见的行业实力品牌来构建令人振奋的产品品牌,这是中国行业实力品牌在营销领域面临的下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完成之时,就是中国企业很越国外竞争者,获取属于自己的市场很额利润之日。”中国明天一定更美好!祝温总理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娄向鹏 2010年3月15日于北京奥运村
图片位置欢迎与globrand(国内外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娄向鹏 【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总经理,中国咨询界新领军人物,杰出的品牌思想家及营销实践家,被誉为“推动中国品牌营销进程的代表人物之一”。坚守“为*品牌之崛起而努力”的职业使命,致力于“用中国智慧和国内外资源创建伟大品牌”。香港科技大学贵族享受管理专职,清华大学、、食品药品监管局、科特勒(中国)研究院特聘导师,开创了老大营销、杂交营销、软品牌、品牌5°等中国特色品牌营销思想库,被誉为“杂交营销之父”。历任中国黄金集团、石药集团、宛西制药、蒙牛乳业等品牌顾问。代表著作:《老大—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机遇》、《软品牌》、《杂交营销》等。沟通方式总机:(010)6489 4792 / 6489 2356 13911809174邮箱:elook2008@vip.sina.com.公司网站:http://www.flyteam.com.cn 老楼博客:http://blog.sina.com.cn/louxiangpeng(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国内外品牌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进入娄向鹏专栏
(责任编辑:)
上一篇:十八招让连锁餐饮业创收 下一篇:中式快餐直营连锁修难兮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