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摆脱富不过三代魔咒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李永朋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桂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叶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叶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纪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春风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吕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女士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女士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阚新全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景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樊建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樊建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志飞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居然“不单单在中国,国内外家族企业都面临着挑战和转型。对所有权和管理权的改革,以及代际之间的交接,企业文化的融合,都是家族企业在发展中所要面临的问题。”H集团创始人赖恩斯·休特对百年家族企业的未来以及中族企业面临的挑战有话要说。 这个出生于效果家族的创业者,实际上是联合利华的鼻祖的外孙。 休特的外祖父创办了OSS企业,从制造人造黄油开始,发展成现在的国内外第二大快销品企业——联合利华集团。 作为传统的家族企业,联合利华经历了“改良”,在发展过程中数次引入了外部投资人。同时,从1929年开始,家族成员和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得以分离。此后,联合利华通过将旗下的不同业务分拆上市的方式,壮大自己,吃掉对手,如今已经是一家销售额405亿美元的企业。 休特一直在研究联合利华的发展。他分析,家族企业从代至第三代,经历着“建立”、“维持”、“衰退”三个阶段。就联合利华来说,从第四代开始,家族成员的身影出现在银行业、文学界、哲学领域。对于这家企业,他们的角色是从“参与”变成“脱离”。 “我们看到家族内部在企业的参与度是越来越低的。一开始是家族所有的,然后家族管理,后来由外部管理,然后慢慢变成拦截性股权,然后只控股少数的股权,在董事会当中作为一个代表,连代表也不是了。”休特表示。 这似乎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借鉴。 虽然对于中国400万民营企业来说,家族企业还是为主要的形态,占到了85%。家族在这些企业中还扮演者及其重要的角色,企业不仅为家族所有,也为家族来管理。 但今天,这些家族企业能否平稳地实现“代际交班”,化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带领企业做强做长,是中国企业界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中族企业在金融危机后的不同表现似乎展现着中国民营企业在变局中的管理转型,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了中国企业今后的出路。以28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一家独大”,这些企业的IPO,正希望通过资本化运作来加速企业的发展。 虽然成为公众公司是一种趋势,但家族企业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休特认为,金融危机当中,家族企业表现更为出色。家族企业有更多的使命感,包括“认真对待自己的钱的态度、对风险的重视、对于企业愿景的执着,以及额外的激情和承诺”。上述素质恰恰是职业经理人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商学院学不到的。(财经日报 赵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