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那些“差公司”的去留之道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梅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扒糕紫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兰妹儿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嘉正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福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公司诸多不好的地方,有的公司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么这些所谓的“差公司”是否真正不值得留驻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在所谓“差公司”中,该怎么“观”留下与离开的情势判断呢?
《**》里“观”之道有四个角度,这四个角度又分为两宜两忌。
一忌“童观”:蒙童之见,轻率判断小雨的一个前同事曾经一度非常哀怨,他刚进公司不久,还朝气蓬勃,小雨作为老员工,帮他一些忙,但却一直在他身边不断抱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多么复杂:某部门经理想把他的亲戚安插进公司,很可能还在公司内引起纷争,公司现在又很不景气,曾经还拖欠过工资。这位年轻的同事从小雨的抱怨中做出了判断,毅然辞职。但一年之后,却发现因为很多同事选择离开公司,小雨竟然升任了那个部门经理,这让他郁闷不已,那时抉择确实过于幼稚,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判断,不去了解公司真实状况,缺乏自我的客观立场,轻则容易形成对工作不负责的情绪,重则轻率辞职,为职业生涯造成被动局面。
二忌“窥观”:管中窥豹,以偏看全从缝隙里片面地看问题,缺乏全局观,只看到企业短时间、局部的问题。小刘曾经在一家即将准备上市的公司做公关总监,个人职业生涯一度大好,但是公司上市前,投资方空降了CEO和另一个高管,把公司狠狠地折腾了一番,老上司被迫离职,员工们怨声载道,小刘自认为与新上司相处很难,公司在这样的变局中也没有前途,于是选择离职。多年之后小刘回往事,那时离开的公司已经上市,并成为了行业,他觉得自己当时还是太浮躁,对情势的判断太片面。
一宜“观我生”:由内观外,进退得据“我生”指的是从个人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出发,看“差公司”能否给自己整体的职业生涯带来机会与加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如果个人能力上擅长人际交往,那么在办公室政治差的公司不是没有两面逢源的机会;员工福利和财务状况都很差,但如果提供给自己更多学习、历练的机会,积累资源大展身手,为职业生涯上画一笔亮点,那么薪酬就不是去留的判断重点。小李刚进一家公司,就面临大裁员,公司各方面混乱、人心浮动,整体公司内部运营状况都很差,但小李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无形之中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反而成了店长眼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二宜“观天下”:自上而下,高屋建瓴“观天下”是贵族享受经理人在职场抉择中需要做到的,是从行业、企业成长等综合因素进行审视的视角。
小敏接到一家公司猎头的电话,邀请自己去另一个行业在媒体上风评很差的一家公司做CEO,而这家“差公司”给自己的薪酬与职位都是很具有诱惑力的。接受还是不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小敏查了一下媒体差评的来源,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做转型,连换几任CEO,在业务拓展上始终没有完整地实施既定战略。而这个新行业,虽然当前还不够热门,但从长远来说是个朝阳产业,一旦产业机会成熟,企业也会随之迎来大发展。也就是说,假以时间机会,差公司会自动完成成长。她向投资方阐明频繁更换CEO的不良影响,特别要求两年的合同锁定期。果然,四年后,行业成熟,公司发展,差公司变成金凤凰。
企业难有圆满之处,先天的惰性又让白领们惯于抱怨,于是“差公司”成了职场人士面对的常态。无论这个公司有多差,客观判断,明晰自己需求,职场人士就能把握住“差公司”进退之道。
(责任编辑:yun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