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服务产业迎来曙光 民营与专科备受瞩目
- 小涵大麦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常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常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女士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湘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梦婷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曹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鲍红亮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女士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芒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建冬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云燕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看好大专科医院
“医疗健康是高度监管的行业,政策的动向对产业和行业投融资都会产生非常深远影响。”蒋晓冬说。
蒋晓冬是恩颐投资(NEA)国内外合伙人、中国董事总经理。NEA是美国医疗行业的投资,他们在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医疗信息系统和服务、生物制药领域共投资了170多家公司。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蒋晓冬表示,NEA在中国也是从上述四个细分市场寻找着投资机会,而具体到医疗服务领域,他重点看好像肿瘤、*等专科医院。
中国的医改进入了深水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近也不断有政策出台,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在新的医改形势下,你认为将给投资带来哪些具体机会?
蒋晓冬:主要有两大机会,一个是在2012年各省市卫生工作会议上,部长陈竺提出改革后的医疗筹资方式要以第三方(医疗保险)为主导;另一个是GMP认证改革,加强监管对于提高药品质量、效果有好处,这会促使中国药厂向国内外标准靠拢,也会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这个市场才刚刚启动,前景非常巨大。未来10年甚至20年,中国的医院将从政府主导逐步走向市场化,这期间的一些配套的机会,也会随着改革进程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后勤服务、病人康复护理、商业保险等领域。
目前,正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你怎么看待公立医院这一块留给资本的机会?
蒋晓冬:医院股权多元化是一个趋势,但坦率地说,现在的机会还比较少。因为很多制度性的问题,决定权不由我们掌握,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改革力度。有人说,从大城市还是小地方入手,这取决于哪里有需求,什么地方有迫切的需求,或者说现在的医院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毕竟,医院投资跟TMT投资不一样,有钱不是重要的,而是要看你能组织到哪些好资源,以及能否满足这些需求。
专科医院是投资人比较看好的方向之一,你认为在哪些专科医院的细分领域还存在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蒋晓冬:相对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相对比较容易做一些,人才、团队组建也比较容易。但具体要说哪些细分医院比较好,每人的看法不一样。从我的角度来看,大专科是比较有前景的。牙科并不算,它的门槛比较低,而像肿瘤、*类的我比较看好。在肿瘤领域,我们投资了两家,一家是做化疗设备的企业,这家公司自主研发的设备具有的成本优势,另一家是肿瘤医院,主要服务于中精心打造人群。
NEA在美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过很多企业,这些资源会带到中国吗?过往的投资经验对于你们在中国的投资有何影响?
蒋晓冬:NEA在美国投资过170多家医疗健康企业,其中有76家上市公司。有国内外医疗界的网络是我们的核心优势之一,这不仅可以帮助这些公司寻找到中国的机会,也可以帮助中国企业与这些巨头合作。比如,我们投资的一家南通制药企业,6月初就与礼来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这种合作是多赢的。未来,我们还将充分发挥国内外性资源优势,在中国的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医疗信息系统和服务、生物制药等领域进行投资。
做医疗健康业的“百度”
慈铭和爱康国宾通过融资、并购获得行业寡头地位时,行业老三和老四通过重组打破了这一格局。
去年,美年与大健康合并成立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美年大健康”),随后继续进行大规模并购。自此,国内体检行业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董事长俞熔看来,不快速扩大规模,风险就很大。
并购已成为体检行业抢夺市场份额的常规打法。并购后,如何系统化管理才是体检机构面临的问题。
(责任编辑:yunqing)
上一篇:史上牛的婚礼 下一篇:宠物的生活竟然奢侈至此